前日遇上了一个老邻居,跟她闲聊中,她提到她弟弟,也是我儿时的伙伴。说他在市里跟人合伙开了三个网吧,今年生意惨淡,一直都在亏钱,都撑不下去了,不得已把去年买的新车都卖了,今年估计连婚也结不成了。
可是,就在去年年底,她弟弟回来时开着豪车,给乡邻说他生意做得很红火,街坊邻居都在夸他有冲劲、有出息,我跟他见面聊天时,他说,他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主要在于他胆大敢干,还给我宣扬他那一套致富价值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富贵险中求”、“在现在这个社会,只要你敢干,没有挣不到的钱”。这才过了多长时间,就败的一塌糊涂,据说,为了投资网吧他还借了许多钱。“唉!这生意场上真是险象环生,哪是他说得那么轻松”。
关于胆大,我最早的记忆是这些事。儿时的我,总是将敢于“涉险”当成勇敢的表现,经常跑到沟沿、崖边玩耍,有几次我都爬到悬崖峭壁上,被爸爸发现后,将我抓回去严厉训斥。那时候的我太傻了,根本不去想这“胆大”可能造成的后果。多年以后,回过头来再想这事儿,才觉得后怕。要知道,一旦失足掉下去,可能就会粉身碎骨再无生还可能。 上中学时,知道了汉代名将霍去病。他在抗击匈奴中最擅长的战术既亲率轻骑、长途奔袭,打敌人个措手不及,当时我把这个理解为“勇敢取胜”的典范,并时常激励自己做事要率意而为,勇敢无畏。并以未来不可知为理由,告诉自己做事要有魄力,先冲上去再说。
有多少人似我以前的那样,错误地理解着“胆大”这个概念,又有多少人,因理解能力低下,让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害得不浅,有多少人,把那些事业上做的风生水起的人的成功简单地归结于他们的“大胆敢做,有闯劲”。
可是,时间往往惩罚愚蠢时,只能是毫不留情。就像我的这位发小,在投资生意上,没有客观地评估自己的实力,一味地大胆铺摊子,最后市场形势一变,立马陷入困窘的局面。这哪里是“勇敢胆大”,这分明就是我们平时说得那个“二楞子”么。我们常常片面强调胆大勇敢的时候,相应地也容易犯盲目冒进的错误,极容易掉入思考不深入的大坑,最后将自己置于不利的境地。
这个世界里,头脑简单的人实在不少,许多人其实都是在盲目的“胆大”,你看那夜间在马路上骑摩托的“飙车党”,在麻将桌上一掷千金的赌徒,那个不是将自己最重要的资本甚至人身安全置于极大的危险之下,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倾家荡产者,那么多的身败名裂者。他们最初的心态是什么样的呢?当然不乏一些亡命之徒炫“胆大”刷存在感,更多的则是在利益驱动下以“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这种思想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实践。
然而,你要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也许是很大的。当你看到别人通过冒险做事,竟然成绩斐然,其实或许别人根本就没有冒险,或许别人在背后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只是你没有看到而已。只是因为你看不懂,所以你以为别人在冒险,所以你也头脑简单地模仿别人“大胆从事”,殊不知,自己的胆大实际上是一种 盲目的行为,当然也有可能运气好,会侥幸赢,但绝大多数情况则可能是,因为缺乏对未来充分的思考、精准的预判,最终导致失败。最终将永远出局,将永远失去继续博弈的机会。
所以真正的“胆大”必然与“心细”联系在一起的,所谓“胆大心细”说的就是经过深入细致地思考后,得出的与大多数人不同但更有价值的看法,并据此采取的行动。
从这个角度上,许多人表现出的“大胆”,只是盲目的胆大,是在拿自己的资本甚至人身安全开玩笑,纯粹是一种风险极高的赌博行为。而真正胆大的人是什么样子的?如果要我在历史找一个范例来阐释我认为的“大胆”的话,我想到了蔺相如,蔺相如在完壁归赵、渑池会议上表现出的胆识,可谓是特立独行且正确的“大胆”,完全可以称之为“胆略”,他的勇敢是建立在对形势清醒地认知,以及对局势的把控之上的。这种“大胆”是在行动之前做过深入思考的,当然也存在风险,但在大概率上他是有胜算的。这种大胆,才是我们应该认可的,这种人,才能被我们称之为”胆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