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父母,都是这样育儿的……》
前段时间,成龙私生女吴卓林再次登上热搜:
吴卓林妻子讽刺成龙:一个出轨的捐精者是没有资格做别人父亲的,“小龙女”吴卓林的妻子Andi在其账号下评论,表示同情吴卓林,还说“真不敢相信大家觉得你是一个有父亲的人。”
孩子出现问题,我们第一反应就是先看父母。在这场闹剧里,我们真的应该重新审视一下吴卓林的母亲,吴绮莉错误的育儿方式了。
吴绮莉对女儿,一直奉行打骂教育,而她的育儿方式是来自她自己的母亲,小时候吴绮莉的母亲在她犯错的时候,让她双手举着厚重的辞海罚站,用皮带抽打她。
成为人母的吴绮莉,在育儿的过程中,深得自己母亲的真传:对女儿管教很严,对女儿有极强的控制欲,要认识女儿所有的朋友,随时报告行踪,全方位的介入女儿的生活。
吴绮莉所有的心思都在女儿身上,女儿出去旅游,没有打电话来,她很失落,打电话跟朋友抱怨——这十年来生活的中心,都是孩子,她对女儿的爱里有她的控制欲和占有欲。
在吴绮莉的极端、高压、暴力的育儿术下,吴卓林终于“如母所愿”,将叛逆进行到底。
看到这样的新闻,我总是在想,作为父母怎样的育儿方式才不会伤害到孩子?最近我在《为何家人会伤人》这本书里找到了答案。
这本书的作者是武志红,他是国内著名的资深心理咨询师、多家报社心理专栏的作者、畅销书作家,曾经帮助数千万人摆脱心理困难,开启幸福的生活。代表作有《为何家人会伤人》、《感谢自己的不完美》等书。
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父母,无法选择自己的原生家庭,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育儿方式,让我们的孩子,在健康的家庭中成长。
在《为何家人会伤人》这本书中,我发现优秀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做到了这三点:不做包办型父母,尊重孩子的选择;做成熟的父母,不转嫁自己的焦虑;做成长型父母、孩子有问题大人先自省。
01 重视孩子的感受,不做包办型父母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是:“原生家庭非常幸福是一个怎样的体验?”
有一个人在高赞中回答说:他从小就拥有一个充满爱、自由民主、成熟理性的家庭环境,他的生活状态轻松愉快,跟父母之间有默契和信任,即使跟同学去网吧打游戏,父母也不会指责他,因为父母信任他,相信他能处理好学习和娱乐关系,也知道什么事情更重要。
后来这个人考上了北京大学,还成为哈佛大学的医学博士后。他说如今他有了自己的孩子,他要把这份爱传递下去。
如果父母真的爱孩子,就要给孩子足够的爱和自由。但是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父母以爱之名控制孩子,并以自己的方式为孩子安排人生。
舟舟是我之前在读书社群认识的朋友,在我眼里,她是一个非常积极乐观、上进好学的姑娘,一直在读书社群担任老师的助理。
但是,这几天突然要离职了,我发信息跟她聊天才知道,离职的主要原因是他父母觉得自由职业就等于是无业游民名,没什么出路,非要她辞职去工作。
当舟舟提出去国企工作的时候,她父亲又觉得国企工资低,一定要安排她去美容院工作,舟舟坚持自己的选择就是想去国企历练一下,父女俩经常吵架,导致舟舟不愿意回家,觉得家庭环境太压抑了。
舟舟的父母就是包办型父母的典型,包办型的溺爱,实质上是让子女为父母而活,一心想要把自己的爱都给孩子,甚至连孩子的未来都要亲自安排。这样过度的爱,会让孩子觉得窒息,没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伤害。
优秀的父母,都懂得尊重,让孩子拥有选择自己的人生的权力。
02做成熟的父母,不转嫁自己的焦虑
前几天朋友小A打电话给我,问我她能不能来我家里坐一会儿,并嘱咐不要告诉她的家人。
感觉她心情不好,她进来以后,我就问她怎么了,她告诉我,她母亲快要把她逼疯了,说完便大哭起来。
小A的父母在国外做生意,一直把她寄养在国内,她从小在不同的家庭辗转长到。从17岁开始便着父母在国外做生意,因为父母缺席了她的童年,所以她跟父母一直很陌生。
这几年眼看到了适婚的年龄,母亲一直张罗着为她相亲,控制她的生活,今年她父亲患癌去世以后,母亲更是变本加厉的控制她。有时候她跟朋友出去喝茶,母亲会说她,她在家母亲就给她介绍对象。
只要她自己结交的朋友,母亲一律反对,母亲还会经常抱怨她,觉得她父亲去世了,她开始嫌弃她母亲,母亲的碎碎念快要把她逼疯了。
在她的哭诉中,我感觉到了她母亲的焦虑,她母亲在失去丈夫以后,就害怕再失去她,于是开始为她介绍对象,生怕她远嫁。
小A的母亲将自己的焦虑转嫁到了自己女儿的身上,以爱的名义控制小A,怕她远嫁,更怕她与自己不亲近,所以开始控制她的一切,包括婚姻与生活。
在《为何家人会伤人》这本书中,武志红老师提出,要进化爱的方式,做优秀的父母。
很多父母希望孩子好,但是却不知道该怎么做,他们不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而是从自己的心理需求出发,为孩子设计人生。结果,他们出于爱心教育孩子,最后却演变成束缚孩子成长的非爱行为。
真正的母爱、父爱应该是一场得体的退出。恰如,我是真的爱你,但是你有真的自由。
03做成长型父母,孩子有问题大人先自省。
当父母的关系出现问题时,孩子会伤害自己,目的是拯救父母的关系。
小时候父母总是吵架,三天一大吵,两天一小吵,每次父母吵架弟弟就躲在角落里。
有一天,父母吵架的时候,看到弟弟流鼻血,他们就停下来帮助弟弟止血。从那以后,弟弟总是在父母吵架的时候流鼻血,去医院却检查不出任何问题。
上初中以后,弟弟开始离家出走,基本上每年离家出走一次。父母都说弟弟是坏孩子,不听话,但是他们从来不考虑弟弟为什么要离家出走。
武志红老师说:“教育孩子地一个原则是,不要只盯着孩子地问题,而是要寻找并理解问题背后地原因。”
因为弟弟离家出走以后,父母都在努力找他,慢慢的也不吵架了。记得有一年,弟弟离家出走两年,回来的时候他莫名其妙流鼻血的问题也好了,而且比以前更阳光了一点。
读完这本书,我才意识到,弟弟是在用自己的方式,阻止父母吵架,甚至他离家出走的根本原因也是不愿意看见父母吵架,只是父母一直都没有去思考这个问题。
在父母关系不和谐的家庭中,孩子出现问题,父母一定要反观自己的行为,做成长型父母,不断地从自身寻找问题根源,不断改变自己,给孩子一个和谐的家庭。
美国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说:“当孩子确实有错误需要纠正时,充满慈爱的父母通常会采取很坦诚的办法,询问原因,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与关爱和理解,同时体会孩子的感受。最后,才利用恰当的时机,在孩子在自然的想倾听时才给他们讲道理。”
总而言之,作为成长型的父母,在孩子出现问题时,不会在第一时间处理孩子的问题,而是从自身出发,去寻找问题的根源,陪伴孩子一起面对问题。
家庭是我们温暖的港湾,父母是孩子内心永远的依靠,每一对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孩子在出生以后,最初受到的伤害都是源自家庭,来自最亲近的家人。
爱孩子,就给孩子一个充满爱和自由的家庭环境吧。不做包办型父母,不转嫁自己的焦虑,做成长型父母,陪伴孩子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