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读书笔记 3

这两天读了好几个章节,直到今天早晨,才读到了开心、欢快的部分。

在上次的笔记中我已有预感,曼妮和平亚未必有幸福的结局。不知为何,从曼妮出场,就给我了一种悲情的感觉。实际上也是如此。平亚从重病到离世,于曼妮都是万般煎熬。她极其爱平亚,又无法让他康复。她自己既不愿也不能逃离这已经注定的命运。

我一边感叹当时的封建礼法,一边替曼妮万般惋惜。而木兰一直在尽量帮助他的好朋友,从婚事的体面,到开导丧夫后悲痛欲绝的曼妮,木兰的出现总能为故事带来一抹安慰的色彩。

直到,这一切趋于平静,书中开始大量地描述了当时的北京特色。分明的四季、特色的食物等等的一切,都让从小就在北京生长的我觉得新鲜、惊奇。原来那时候,冬天的天色是湛蓝的,大白菜和八宝粥都能那么好吃。更有趣的,是那些大可以列为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东西,像节日风俗等,都是老北京最具魅力的元素。

我一边看书,一边禁不住总是在想,林语堂先生用英文写了这本讲述那个年代北京的情和事的书,是不是本身就给这故事增添了另一种魅力?那可能是一种国际色彩吧。这样的故事,用英语描述出来,既让中国人觉得新奇无比,也让外国人有更多的机会可以了解那时候的京华,那时候的风俗礼法和故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中国美 记得大概有二十年前,大妗子得了中风,当时还小,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觉得很奇怪,好好的一个人,为什么突然间...
    f15d57595d1c阅读 270评论 0 0
  • 谁还记得当年那个被百般嘲笑,各种欺凌的人。他也曾经是你的同学。 你对他嗤之以鼻,不屑一顾时,并没有想过他后来会怎么...
    viavial阅读 650评论 0 3
  • ———————羞羞的分隔线——————— 红丝绒戚风步骤: 1、蛋黄蛋白分离; 2、蛋黄碗放入糖30克,搅拌均匀,...
    泡大厨阅读 368评论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