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要感谢这一周的工作不太忙,才让我有充裕的时间(其实就是除了睡觉,吃饭,工作之外的时间)看完了《霍乱时期的爱情》这本书。初读时,我以为主人公是那个一开场就已经用散发着苦杏仁味儿的某种化学物质(理解一下我几乎是个化学白痴)自杀的摄影师赫雷米亚•德圣阿莫尔,这本书讲的是这个摄影师的某个不为人知的爱情故事,结果越读越觉得,摄影师应该不会再出现了,他那个不为人知的情人更不会出现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想知道他们两个人的故事,只可惜,永远不会有人给我解答了。
整本书读下来,没有给我太大的震撼,更没有当初读完《荆棘鸟》《简爱》《呼啸山庄》甚至《追风筝的人》带给我的那种感觉,也许是我并不喜欢这样的爱情故事。读完《荆棘鸟》,我为梅吉和布里克萨特的爱情故事感动,也为他们最终的结局唏嘘不已;读完《简爱》,我为简和罗切斯特克服重重阻碍,最终幸福美满生活在一起高兴了好久;读完《呼啸山庄》,我为希斯克力夫最终放下仇恨、哈里顿和小凯瑟琳终成眷而属热泪盈眶;读完《追风筝的人》,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一直萦绕在我脑海中,那种经历了纯真,谎言,背叛,牺牲,救赎……,虽然偏离了初始的方向,落后了初始的高度,但终是不曾缺席的守护感动了我好久。
《霍乱时期的爱情》讲述了一个因年少时遭到拒绝而执着了一辈子的爱情故事。确切说,这个故事在男主人公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年少时被拒绝后和年老时被接纳之前的漫长岁月中,只是属于他自己的一个故事,并且在这漫长的五十多年里,弗洛伦蒂诺一边“承受”着他所以为的那个爱而不得的人带给他的精神上的痛苦,一边又享受着众多各式各样的情人带给他的肉体上的快乐,这就是他的“每当处在灾难的边缘时,都需要一个女人的庇护”。这在我看来是最为可耻的。爱一个人,要么勇敢地去争取,要么在ta找到幸福时洒脱地放手,自己也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好吧,也许是爱情观不同,那么执着地让自己“痛苦”一辈子,也是苦了宝宝了。
弗洛伦蒂诺以为自己始终不渝地深爱着费尔明娜•达萨,其实不然,他爱着的,一直是那个年少时留在他心里的影子,是那种“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或者“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的心理催生出来的不甘让他对这份未及结出果实便夭折的爱恋执着了一辈子。文章结尾时他那句斩钉截铁的“一生一世”,某种程度上给他懦弱了一辈子的形象增添了一点明亮的光辉,但我仍是不喜欢这个人。
再说女主角费尔明娜•达萨,年少时,她也许爱过弗洛伦蒂诺,但事实上,她一直把山茶花的一来一回当作是一种调情,一种维持她消遣的炭火不灭的燃料,而从未将弗洛伦蒂诺对她炙热的爱火视为决定自己命运的十字路口。她享受着这份恋情带给她的欢愉,同时又似乎做好了随时抽身的准备,或者说她从未真正决定要靠近弗洛伦蒂诺,以至于当弗洛伦蒂诺向她求婚时,她吓了一跳。
在她的投机倒把商人父亲的逼迫下,她怀着不情愿甚至在她看来痛苦万分的心情踏上了离家远行“疗伤”的航船。我丝毫不怀疑,以她的高傲和自尊,如果她要争取这份爱情,势必会坚持到父亲妥协的时候,但是她没有。远行归来,她已接受了父亲的安排,安安心心嫁给了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这个在所有人特别是她父亲看来,出身高贵(确实如此),足以配得上她的人。
与医生看似顺畅幸福其实不然的一辈子婚姻中,就在她有条件地原谅了丈夫的背叛并意识到她是真正爱着丈夫的时候,年老的胡维纳尔医生因为爬树抓鹦鹉而摔死了。这个时候,年少时的恋人出现在了她的面前(其实一直暗伏在周围伺机而动),用自己那种执着了一辈子的劲头再次俘获了这位老妇人的心。
且不说过程怎样,这样的结尾,多多少少带了点戏剧性。在我看来,与其说它是一份隔了五十多年的爱情的延续,倒不如说是两个年老孤独、不得不向命运屈服的人在一起的相互慰藉罢了:一个需要以此来摆脱在暮年失去依靠的不知所措,一个需要以此来证明他执着了半个多世纪的坚持最终获得了胜利。
就是这样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