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古老的事物都有一个亘古的传说;每一次文明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个缔造的事物。古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被世人熟知,他们共同创造了世界的文明,文明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缔造者——水源,黄河孕育了五千年华夏;印度河、恒河滋润了古印度;尼罗河造就了埃及;幼发拉底河、底克里斯河养育了古巴比伦,文明古国的背后都有自己所属的大江大河,正是有着丰富的水源能够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才得益于文明的形成。正如我们所生活的中国,在黄河、长江的滋养下产生了半坡文明、河姆渡文明共同缔造了古中国文明,水源在人类生活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坪上也有一处水源恩泽着世世代代,惠泽着千千万万,距离坪上五里处有一座山泉名为“瓦窑山”,所谓“瓦窑山”为山名而非水称。“瓦窑山”所处山脉纵向依次为山顶“明志圪梁”、山腰为“瓦窑山”、山谷为“井沟”。瓦窑山泉从地下涌出源源不断,至今每天都在流淌。
“五谷六蓄”已是坪上传统生活下的产物,“饮牲口”成了必不可少。听闻“瓦窑山”也有一段悠久的传说流传于坊间,坪上老者皆知。相传很久以前的盛夏太阳公公如同以往般炽热,照在每个人身上都略带丝丝慵懒,中午时分一位勤劳的牧人拖着疲惫的身躯缓缓归来。在不远处的牛圈门前放着几鼎石槽,石槽里盛满了清水供出坡的牛儿回来饮用,经过一上午的放养牛儿们个个早已是鼓腹含和,拖着鼓鼓的肚子一步两步、一步两步就这样懒懒的走着。尽管牧人的皮鞭抽得啪啪作响,它们也不闻不问,直至看见圈门口石槽的身影便奋起蹄疾的奔向石槽,咕咚咕咚地喝起了水。这时牧人发现唯独有一头牛不去争水喝,牧人起初认为这头牛只是不渴罢了,便没去注意直到后来连续几天都这样,这才引起牧人注意,牧人发现这头牛每天吃草料一切都如以往,也没有生病,唯独不喝水。这使牧人非常疑惑,于是第二天牧人便在放养的时候偷偷跟在这头牛后面,果然有重大发现。原来这头牛在吃完草后就又换一个地方,牧人紧随其后发现这头牛换的这个地方在一片郁郁葱葱下暗藏着三股细流,牧人看到此情此景便恍然大悟,原来牛是在这喝的水呀!当时对于渴望水源的坪上无疑是一桩喜事,后来啊人们就把这处水源保护起来,并且也把牛视作苍天神明的化身。渐渐的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使人喝不上水,也得让牛喝够”。这段美妙动听的传说被坪上世代相传,也激励着坪上人对瓦窑山的敬仰。
一位与共和国同龄的老者见证了瓦窑山的前世,我又有幸参与了瓦窑山的今生。闲时他与我娓娓道来,使我又对瓦窑山有了更深的了解。他说瓦窑山由原来牛发现时的一个三股细流的水坑,到后来人们用寒木建造起一座小井。再后来就是到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为了巩固和发展经济,坪上村大队决定于瓦窑山建立牧场用来发展经济,于是一场建牧场风波进行的如火如荼,由坪上大队统筹分工,各小队具体执行委派人员到瓦窑山集合修建,修建项目主要是:供人住的窑洞;供牲口住的房子;扩建瓦窑山小井。
项目落地,人员到位。施工现场一下子变得热火朝天,由于当时根本没有机械化一说,所有的项目对于现代而言变得举步维艰,“梁、棱、椽、铺橵上瓦、卯榫结构、石头根基、土砖”是建造一间房子的必不可少,每一根“梁、棱、椽、橵”都需要村民们上山伐树后经木匠加工;每一块石头地基都由石匠锻造,再由村民们从山顶上抬回来;每一块土砖都由村民们自己打制而成。这些准备工作完成以后就要开始搭建工作了,石头夯实根基;土砖垒起四墙;大梁横空一架;中棱附之于上;木椽连接棱上;铺橵上瓦,安装门窗。最终十三间瓦房在一道道严格的工序下顺利竣工,与此同时三间窑洞也顺利收工。人屋马房修建结束后,人们就转向了对水源的修缮处理。
为了蓄存瓦窑山泉水,更好的为人、牲畜提供水源,大队决定在原来小井的基础上扩建一座大池再把小井修复一次。首先要勘察地形,依据小井原有位置找到一个有落差又与小井保持适当距离的地方选定大池位置,位置选好后就开始挖大池,向下挖有六、七米深之后,大池底部出现了大块青石板,当时人们便利用这块青石板做了池底,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时候真的让人始料未及。就这样池底算是解决了,接下来就要垒四周了,由于条件的局限“就地取材” 成了当时建瓦窑山大池的原则之一。石匠和村民们分别前往瓦窑山山顶采石锻造,上山后石匠先锻造完成,后由村民们一块块的靠双肩扛到山腰池旁,锻造的石头主要有:池四周的方块青石;供小井与大池连接的石槽;池外围的石柱子,这一件件精美绝伦的石器在匠人的点缀下显得生龙活虎。就这样在每位匠人的扛抬锻造中大池也完工了。池外的四周镶嵌了石柱木栏杆;池内四周嵌满了方块青石;池的西边专门留了一个两米宽的口修建了两层台阶,供人、牲畜饮水方便,拱形结构把台阶分为两层,第一层位于拱顶,第二层位于拱两侧。就这样一座具有瓦窑山特色的大池惊艳亮相。石柱、石壁、石台阶共同创造了瓦窑山,也造就了坪上一代牧场。在老者的叙述中,瓦窑山大致经历了三次改变,每一次蜕变都是一次重生。
河流虽大孕育文明古国,山泉虽小滋养一方水土。
瓦窑山泉水二十四小时都在流淌,一小时可流十担水到小井,并且在冬季小井并无结冰期,在春季达到饮水高峰时,可供周边十五个村子饮用,据说当时为了缓解饮水压力以及保护瓦窑山泉水,当时的坪上大队还专门制作了水票这一限水体制。如此紧张的饮水事必有因:那就是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农业社下的集体劳动,无暇顾及自家,家里也没有水窖,甚至是好几家共用一口水窖,缺水也是自然而然了。其二就是当时的瓦窑山牧场,还有农业社的牲畜都要到瓦窑山饮水。这就对于瓦窑山来说确实显得有些任重道远了。据老者回忆那时的他们一天最多可担八担水,有时候还得为自家捎担两担,有时候大池里的水结冰了他们还会担冰块回去加工水,那时去瓦窑山的路不像现在笔直坦途,都是直陡陡的羊肠阡陌。老者说到这里,我从他的语气和表情中似乎看到了他年轻时的那股冲劲。
表盘上指针在一圈一圈的划过,承载着漫长的岁月和不变的情怀,在时间的长河中飘摇前行。嘎登嘎登的时间定格在了1978年,这一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举国上下掀起了改革的浪潮,农业方面实行包产到户,结束了长期以往的农业社集体生活,也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下坪上家家户户就开始打水窖了,虽然人们饮水有了微弱的保障,但当时每家的牛羊饮水又成了问题,于是瓦窑山再一次被人们拉上舞台。每天饮牛羊成了必不可少,牧人也会捎担几担水回家,就这样伴随着晨钟暮鼓,赶着羊群挑着水桶悠然自得地走走停停。
时光不会为谁停留,纵然有风光旖旎般的良辰美景。儿时的我对瓦窑山的了解多半是道听途说,瓦窑山的神秘让我充满好奇却又遥不可及。那年仲夏我们姊妹五人在姥姥的陪同下有幸目睹了瓦窑山,小时候觉得非常非常远,但一想到就要去瓦窑山了便激动不已,即使心里感觉累行动也不会妥协。去之前我们就听大人们说“瓦窑山不仅泉水甘甜,而且蝌蚪、青蛙非常多”于是我们每个人手中都拿着一个玻璃瓶我准备抓几只玩,走啊走啊终于到了瓦窑山,第一眼看到瓦窑山就被它的外表所折服。令我惊叹的是在这大山深处居然还有这样的建筑存在简直是不可思议,与我所在的坪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真好啊”“真漂亮”一番感叹后我们来到小井旁盛起了一杯水透过杯子依然能看的对面的事物一清二楚,姥姥告诉我们“瓦窑山的水拿回家煮熟以后喝,可以感到丝丝甘甜”我们一个个露出惊讶的目光,时不时的问一句“真的吗”,姥姥说“真的呀,这是山泉水跟咱那水窖里的水不一样”。从那时起瓦窑山的圣神便刻在我心底。水也观赏了,接下来就该抓蝌蚪、青蛙了。说起抓蝌蚪也是讲技巧的,起初我们走到大池里徒手抓然而还没等手伸下水蝌蚪早跑的无影无踪了,几番挣扎后我们早也气急败坏,一脸沮丧的去找姥姥来帮忙了,姥姥听了我们发完牢骚后,嘴角微微上扬提起了水桶走到大池拿水桶在水里“一转一提”水桶里瞬间出现了一群蝌蚪,我们见状欢呼雀跃,然后拿起水桶放到池边让我们再去往瓶子里放,一会儿我们的瓶子里都装满了蝌蚪。小时候满足就这么简单。不知不觉天色已晚我们也该回家了,拿着装满蝌蚪的瓶子个个兴高采烈的踏上了回家的路,回到家中还时不时地向家里人炫耀今天的见闻。一路上欢声笑语陪伴,再远的路途都感觉在咫尺间。初见瓦窑山只有敬畏,并无杂念。
人们对瓦窑山的依赖由一开始的就地饮水、再到提桶担水、再到后来的骡车拉水、再到农用车拉水、直至最后无人问津。人们对瓦窑山的依赖是时代进步的证明,也是瓦窑山衰落的体现。“你可哪呀”,“进瓦窑山拉些水”这样的独白在我儿时常常听闻。现在坪上家家都有了水窖,自来水已接通吃水有了双重保障,再一个就是坪上现在大部分是空巢老人,牛羊根本没有了,瓦窑山也因山高路远失宠了。
现如今我再次踏上瓦窑山那片热土,映入眼帘的是那杂草丛生,池边的两鼎石槽也被淹没在草丛中,走进大池放眼望去,残垣断壁、稀稀落落,外围的石柱栏杆也所剩无几,斑驳可见的是那古老的设计、有规律的锻造。再见瓦窑山只剩荒凉,并无杂念。
时代复兴的大潮下,人们饮水也不再困难,瓦窑山就没了从前那般吃香。是否会被人们遗忘?如今瓦窑山再被老者提及从他的言语中听出他对于“瓦窑山影响下的生活”,一半欢喜一半忧。
饮一口甘甜的家乡水,叹一声没落的家乡美。
在你最需要它的时候,它用远水解了近渴。
希望在它最需要你的时候,你能用微不足道还它青春面貌。
原创作品转载须经作者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