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在上一节中,我们学习了他哭闹、咬人、不讲道理,用这些办法马上就解决。这一节里,我们继续学习《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的第七部分:不要小瞧你的孩子,他的能力超乎你想象。
通过对“我能解决问题”字词游戏的训练,我们会发现孩子的思维与以前有所不同,他们会在其他孩子行为不当时,表现出不一样的看法,并且学会了考虑情绪对问题及结果的影响。
但这并不代表孩子们已经学会了自己解决问题。我们所做的一切只是为“解决问题”打基础,仅凭一些没有结果的对话让孩子学会解决问题,并不现实,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帮孩子们找到多种解决方法以及考虑后果。
在以前的训练里,让孩子体会到自己的行为令别人感到生气,相比无视他人的情绪,已经有所进步了。
但是如果他们没有学会怎样处理情绪,就有可能会使事态变得更加严重,或者发展攻击性的行为,也有可能被别人表现出的怒气吓坏。
所以,我们要启发孩子继续思考:如果这种办法行不通,那么我要再想出其它不同的办法来。
经过训练的孩子,已经可以把他们掌握的“我能解决问题”的字词用在思考与日常对话中,所以在进一步思考解决之道时,要容易得多。
通常孩子打架、哭闹等矛盾,都发生在他试了一种办法却不管用之后,也就是:“我想过办法了但是行不通,所以只好放弃。”
那么他们现在要学会想出更多的办法,这也需要对话式的训练。这种训练的过程可以是这样的:
1、游戏开始:有人先提出问题;
2、游戏要求:要想出很多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3、游戏规则:所有想出来的办法都要有人记录下来; 不断地问还有没有其它办法,直至再也想不出为止; 如果还有空间,就进行启发性的询问:我们可以说些什么来解决问题,或者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解决问题?
要注意的是,一些重复性的问题只列出一次,并告诉孩子们这是相同的概念; 如果孩子想出的办法是错误的也先不要阻止他,只要是针对此问题的,都可以算做办法。
在他们想出办法时,不要特意肯定某一种,他们会觉得我们喜欢他们这样做,所以,只需要肯定他又多想出了一种办法就可以了。
在进行思考游戏前,要注意不要在孩子们做错事之后马上进行。而要尽量选择彼此心情不错时,单纯当做游戏来玩,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我们设想一种情形,或者是一个故事画面,然后开始游戏。比如:方方正在玩ipad,他的弟弟宁宁也想玩,游戏开始,由妈妈来提问并记录想出的办法。
妈妈说:现在你们能帮助宁宁想个办法,让方方把ipad给宁宁玩一会儿吗?
南南抢先回答说:宁宁可以去告诉妈妈。
妈妈赞许地点点头并记下来:这是一个办法。我们的游戏是要想出更多不同的办法,让方方把ipad给宁宁玩。谁还有办法吗?
明明说:宁宁可以把自己的玩具给方方玩。
妈妈马上又记下来,说:这是第二种办法了,还有吗?
明明又说:宁宁可以哭。
(这种方法在大人看来很奇怪,可以鼓励孩子说下去,如果哭只是委屈,那就不算是办法,但如果宁宁通过哭换取同情,这就也算做一种办法。)
南南想了一会接着回答:宁宁可以给方方糖果。
明明突然想到了什么,抢着回答道:宁宁可趁方方不注意抢过来。
南南又说,宁宁可以找爸爸。
妈妈要告诉孩子,无论找爸爸还是妈妈都是找别人帮忙,属于同一个办法。
大家一直做着游戏,妈妈负责记录,不一会儿就写满了一张纸。然后再也想不出别的办法了,妈妈就把纸上写下来的办法读给孩子们听,孩子发现自己居然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会表现得很开心。
这时妈妈可以问一下:能想出这么多的好办法,现在你们有什么感受呢?是沮丧还是骄傲?
两个孩子的眼里闪着明亮的光芒,一起回答道:骄傲!
在这个游戏中,孩子们会想出很多办法,其中有一些是不可行的,甚至有些还会伤害到别人,但是不要急着纠正,先不要论证主意好还是不好,重要的是启发他们想出更多办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
不要总以为孩子小,还学不会思考。事实上,他们的能力通常超乎我们的想象,他们想出的方法,甚至会使我们眼前一亮。
在想办法的游戏反复进行之后,孩子们已经可以在日常问题上思考更多解决方法了。
以前在孩子们闯祸之后,通常是爸爸、妈妈大叫、孩子大哭,每个人都觉得很烦燥、生气。大人感觉对孩子很失望,而孩子却满心委屈,认为没有得到足够的爱。这是因为孩子与大人的思维方式不同,大家的关注点也不一样。
与其搞得一家人不开心,倒不如在出现问题时,平静地启发孩子多想几种办法尝试解决。
比如以下场景:
妈妈在拖地时,发现南南把垃圾倒在卧室门的后面,就叫来南南问他:
南南,这周应该是你来倒垃圾,但是你把垃圾倒在门后面。为什么呢?
南南低着头回答说:昨晚出门倒垃圾的时候,我有点害怕。
妈妈想起来门口没有灯光,孩子晚上倒垃圾感到害怕也正常。
妈妈问:那你能想到什么不同的办法解决这件事吗?
南南说:我可以清理干净,或者帮忙擦桌子。
妈妈鼓励他想出更多办法,他又说:我也可以在害怕时叫上别人一起出去倒垃圾。
在妈妈的鼓励下,南南想出了好几种方法来解决倒垃圾的问题。
就这样,孩子先熟悉思考,不久以后便可以尝试以不同的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了。
但不能否认,孩子依然会有一些行为让我们非常生气。但请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对着孩子咆哮,这会成为一个坏榜样。
我们可以明确表达自己的情绪,然后先逃离战场,等到都可以平静交流时,再开始“我能解决问题”的对话。
当孩子情绪失控时,他们暂时也不能平静思考。这时,先把对错放在一边,适当地安抚一下孩子:一个拥抱,或者转换一下环境,等他们平静下来再说。
无论是什么事,等一下再处理都不会有太大的损失。只有在平静时展开对话,才可以思考发生的事、因此而来的感受,以及可以想出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在这一节里,我们讲了:通过一些扩展性的游戏来启发孩子针对同一问题,想到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法,并利用之前游戏中练习字词思考。在多次轻松的游戏之后,孩子们就会把游戏中学到的东西,用在处理日常问题上来了。
好了,这一节内容就到这里。下一节,我们继续讲帮助他们学会思考,管教孩子可以很省心。继续通过游戏训练孩子们处理问题的能力。
针对这节内容,留给我们的思考题是:不只是孩子,成年人也需要锻炼自己思考多种解决办法的能力。比如读书,很多人都无法坚持,那么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办法使自己坚持读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