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兼职做家教的时候,我发现家境越好的家庭,家长越是注重孩子的教育,不光是读书上的,还有艺术、特长等方面的培养学习。
有次去一个学生家里帮忙补习数学,进门之后,看见那个学生在书房里面,拿着一只笔对这一本书在写写画画的样子。
起初我以为他当时和我一个表弟一样,调皮的在书本上画奥特曼之类的,等我走进去仔细看,才发现这个学生竟然拿着一本《名人传》在做笔记,旁边还摆着一本本的笔记本。
伴着心里的一阵疑虑,我问了句,“这本书好看不?”
那个学生回过头,瞪着大大的眼睛看着我,点点头:“家里的故事书都看完了,开始以为不好看,但是经过爸爸的解读,感觉琢磨这些书蛮有意思的。”
说罢,还在他的笔记本上给我比划起来,自己在哪里有什么困惑,在哪里又有什么感悟。
要不是后来家长进来了,让我辅导数学,我或许能听他讲一个下午的文学感悟。真的想不到现在的孩子都不看奥特曼和熊出没,而喜欢专研文学。
不过再仔细想想,其实这事在他父母的熏陶下也不算意外。家长看起来就是一位喜欢读书的大家,家里有一个很大的书房,三排书架满满的都是书。
不过这个学生有点偏科,对于数学不是很很感兴趣,于是家长请家教来督促孩子学习。在这种条件下,我相信这个学生以后肯定会有一个很好的未来,不全因为他自己的好学,更关键的是来自他父亲对他天赋的挖掘和培养。
同样是十五、六岁的年龄,有些同龄人不光有优异的成绩,还在课余学会了钢琴、声乐、舞蹈、跆拳道…….
而有些同学已经被迫辍学外出打工,或者仅有一些提不上台面的学习成绩。这一切好像都是各自父母的格局和眼界造成的。
每个阶级之间都有看不见的鸿沟,要越过去只有通过几代人的持续努力,而且有时一步踏错又得从头再来。这话是我的父亲对我说的,虽然我父亲只有高中学历,但是对我的影响特别大。
在其他家长外出打工的时候,毅然决然的回家陪读,把我从留守儿童的队伍中解救出来,不然当时的我可能高中都考不上。
最近有个话题就是“寒门再难出贵子!”,我们农村那边的人也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好像阶级之间的差距越来越难以缩短,反而会加大。
我想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大概有两个,一个是基因,和莫言《食草家族》那本书描述的那样,孩子的智力还有健康,大多取决于父母双方的基因,闭塞的农村近亲往往产生低能儿。
另外的一个原因就是后天的熏陶与培养,父母有文化、有格局,那么他的孩子也不会差。就像英国人一句俗语说的:“哪怕是一个傻子,只要把他放在贵族家庭,也会变成绅士。”
是的,父母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2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