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看着一屋子的杂物,想收拾又无从下手的时候?
你有没有过后悔买了那么多东西,但下次618、双11……又忍不住垛手?
你会不会看着一衣柜的衣服,不知道穿什么,喜欢的永远是“下一件最新买的衣服”?
我有这样的困扰。明明买东西的时候是带着喜悦的心情,可后来这些物品不仅占据了我的空间,也占据了我的心力,打扫卫生、收拾整理、东翻西找的心力,牺牲了宝贵的时间和注意力。
这周看了【美】乔舒亚·贝克尔的《极简:在你拥有的一切之下,发现你想要的生活》,很受启发。这本书不同于教你收纳、整理的书,也不是倡导你过一种少物质、品行僧式的生活,而是深挖一步,探讨为什么要减少物品,过极简生活。
认同了极简的理念,自然而然就能长久地维持并享受极简生活,而具体的如何整理物品、减少物品等只是技巧问题,学一学就会了。
1.作者倡导的极简主义观
极简不是强迫自己减少拥有的物品,而是在探寻“想过怎样的生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让物品数量降低到一个适当水平,最终过上自己最想要的、不受物品束缚的生活。
这让我想到前阵子看的一个纪实片《暖暖的新家》,节目探访有旧房改造需求的家庭,安排房屋设计师根据房主的需求为他们打造一个全新的家。这些旧房有一个普遍特征就是:房子里都塞满了日积月累起来的各种物品,或多或少都对居住造成了影响,有的本身只有十几平、二十几平的小房子甚至因为物品过多严重干扰了日常生活,毫无生活质量所言。看得我心里一惊,看看自己的居所,就有这种发展趋势。
新房子入住的时候,都是整洁宽敞的,随着住的时间延长,它才变得越来越拥挤、杂乱,那为什么会这样呢?作者给出了两个陷阱,走出这两个陷阱,我们的生活才有可能一直维持“清爽”,不被物品所累。
@极简陷阱一:消费主义宣传的拉动
价格给你的欺骗性:一件200元的衣服,放在均价不超过100的商场里卖,你很可能觉得贵了,不会购买。可是,如果放在均价500的商场里,你可能觉得便宜,会买。
所以,发生了什么?
你出门准备买双凉鞋,预算是买一双200以内的,结果碰到商场做活动,第二双半价,买一双没有折扣,你会怎么做呢?可能最后买了两双,消费超出预算,可你觉得自己赚了,而不是多花了钱。
商场超市购物时,因为打折、试吃,你总比原本的计划多买了东西。
广告里idol用的那个口红好像不错,买!综艺里明星演示怎么用的那个精华好像很厉害,买!唯品会,都是好牌子,天天都三折,赶紧下单!
这些都是商家牢牢抓住了我们的购物心理,很多时候你买东西不是因为“你当下需要”,而是因为“商家告诉你,快买,你需要它”。
@极简陷阱二:内在物欲的推动
物品带给我们安全感。譬如,好车开出去有面子,大家更看重我,钱不够也得凑凑,不能买太差的。
购买产生的多巴胺让我们在短时间内快速感觉良好,心情愉悦。譬如,拆快递时的快感。明明是我花的钱买回来的东西,可怎么有种收礼物一样的开心?
2.实用建议
@为什么想过极简生活,写下来,贴在醒目的地方提醒自己。答案越清晰,行动力越强。譬如,我想有时间做其他事,不想花很多时间收拾屋子。我不想总是在垛手之后后悔。
@一个区域一个区域来,先清理那些很好处理的物品。
@不好处理的物品,问自己:这件物品是不是可以帮助你过上想要的生活?如果是,保留。如果难以回答,先放置到待定区,设定一个期限,如三个月,三个月内你都没有用到它,说明你可以不需要它。
@审视购买动机,有没有掉进陷阱一?陷阱二?还是你真的需要它?当促销信息告诉你一个东西有多好,多划算,不买你就吃亏了,你也许可以对自己说:看,它又在诱惑我消费,可是,我已经有类似的东西了(或“虽然我没有这个,但我现在不需要这个”)。
@
把金钱、时间、精力从繁杂的物品中抽离出来,减少量增加质,投入到那些对我们更加重要的人和事身上,过上更轻盈但又更丰盛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