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从古至今,贤者总言善得益友。而如今,天下人均可为朋,我们该选取怎样的人作为友呢?我想,应以义合者为友。
如夏日迎风,如雪中暖炭,亦如清香山茶的挚友,虽非锦上添花,却不可或缺。
马克思与恩格斯相互成就关心。在信件中,“寄来的10镑已收到,深为感谢。”“15镑收到了,感谢之至。”他们之间的友谊,纯粹发自信仰、人生观、世界观的高度合拍。正因这种默契,贫困潦倒的马克思才能全身心地投入研究中,共同完成巨著《资本论》。“我只有感谢你!没有你为我做的牺牲,我是绝不可能完成这三卷书的巨大工作的。”他们是志同道合的友,互相成就,共同进步。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阐明了慎选友的重要性。孔子言“: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和品学兼优的人做友,品行、修养会向正面发展。和心地善良的人做友,亦会事事关心他人,不易从恶。和努力向学的人做友,相互砥砺,学识愈丰富。应“择其善者而从之”。
有人以益友进步,有人却为狐朋狗友落后。
庞涓与孙膑为同窗,一同拜师习兵法。而后庞涓出仕魏国,担任魏惠王的将军,暗地派人将孙膑请到魏国加以监视。庞涓嫉妒他的才能,于是捏造罪名将孙膑处以膑刑和黥刑,想使他埋没于世不为人知。后逃奔到齐国的孙膑得到田忌的赏识,寄居门下担任门客。可见,孙膑因结交损友而暗地里被算计。与志同道合的人共同进步,若广交狐朋狗友、损友,终会自己受苦。宁与君子为敌,不与小人为友。
富兰格林所言:“择友宜慎,弃之更宜慎。”华歆因心神不一,管宁割断席子与之断交。若非盖友,影响生活学习,应与之绝交。现今,桃园结义、高山流水、情同手足般的友谊,难也。唯独善其身,寻志友。
故,朋友,应以义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