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几天前,江雪阁老师找到我,给我发简信说:“山人,我有个想法,把一些好的文征稿出版,你有兴趣不?”我想,文章天下事,还有比把网络上发表的文章变成铅字更好的事情。于是就满口答应了。
我们两个人开始图书设计方案。江老师说:“城市的底色在家乡,离开家乡在外面打拼,那乡情乡韵渐渐远离,可又离不了。始终是萦绕在心底最柔软的地方。那咱就以乡情为主题出版书吧。”我说好呀,这是所以人的情愫,能引起所有人的共鸣。
于是就定为以乡情乡韵为主题的散文,字数在一千五百字。书的封面我设计为一种朦胧古朴农家风光,用行书的飘逸来显现那缥缈的乡思。至于题目,我们就开起了脑洞。
江老师说:“书名是书的靓丽的门面,要雅致有韵味。”
我拿出路遥的《人生》:“你看,这有简洁美,大道至简,叫是 乡情得了。”
江老师补充说:“乡情,乡韵。”我赞同。在网上设计了乡情乡韵的封面作为了我专题征文的封面。
后来江老师又否定说:“这书名太多见了。俯拾皆是。看看从古诗中找一下。”
我马上吟:“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鬃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笑着说:“乡音挤满网?”
江摇头“还网恋了。不行不行。乡情难忘如何?”。
我说:“人鬼情未了,得,就叫 ‘乡情情末了’。”江拍案惊奇:“还有首歌正红,好似给这差不多,接地气又高大上。就这了。”
这文人办的第一本书就这样在我们手里拿出了方案。
02.
我们两人组合开始撸起袖子加油干,搞起了文人出版的事情。
事情哪有那么容易搞。艰难繁琐愁双鬃,一脑门子的事情都要摸着石头过河去做。
江老师起草江琴出版名称。其实还没有三个臭皮匠呢,就我们两个孤独的影子,形影相吊着各自忙着,江主外,我主内。
江便很忙,忙着联络出版社,落实书号,谈拢价格。还要落实资金。后来我们看征稿陷入困局,友友们拿不出一万贝。
江老师对我说:“文人要有文人的情怀。格局大点,不行,我就先垫资,完全免费出书。”
我劝告:“这风险太大了吧。书销不出去不就砸手里了?”
江说:“事情是有风险,真销不出去办活动当奖品。”
正在困扰中,6g先生来了,他豪爽地说:“图书的销售由我负责。”
我们三人组成了三友出版。开始了征求书稿的实质进展。
03、
我负责图书的征稿工作。
开始我发布征稿公告,建设征稿专题。坐观投稿者,门可罗雀。
我脸皮厚,脑回路并不长。我长期从事点评征文赛事活动,采点工作是平时进行消零任务工作时完成了。哪里有宝,山人胸中有丘壑,于是向富矿区去挖宝。
把乡情主题的精品收录进我的征稿专题里,于是有人问津。山人这时便装成脸比屁股还大的样子,再加上平时友友也卖给我几分薄面。很快地便打开了局面,书稿多起来。
可找定挖宝是个大海捞针的活。我日夜难得安眠。苦苦支撑着。江便很心疼。说慢慢来,累垮了活便没法儿做事情了。
我每天胆子装成比头还大的样子,与简友进行联系沟通,指点着小白的改写稿子。调停着双方的见解不同,和而不同为智。稿子便达到一定规模。
江说:“精品决定着书的品质。”
平时友友的好文富集矿,我找得到也能挖得来。可三个写作培训班里的校长级别的文,入驻图书,是出版航行的压船石。
我也来个三顾茅庐。校长就是有校长的文人博大的情怀。都爽快地赐稿入驻即将出版的《人情情末了》图书。
有三位写作大师和娜娜姐省作协的作品入驻图书了,我感动得对江说:“写作大师们的作品入驻,图书的品位就保着了。我心里终于踏实了。”
说后不就,山人疲倦地合上眼,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