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书,我一直有一种特殊的忠爱,尤喜欢闻新书淡淡的油墨香。
混沌的阅读史
记得小时候拿着小人书爱不释手,边看边帮妈妈烧火,结果书看完了,火灭了。还记得,我能找到能读的书的地方,不是自己家里的书房,也不是图书馆,而是别人家的厕所,不知道谁和我有同样的阅读经历,蹲在别人家的厕所或厕所外面看着别人当手纸的书。上了初中之后,我认识了朋友丽,她的姑父有好多藏书,我和她在周末时会在她姑父家不分昼夜的看――有金庸先生的、卧龙生的、梁晓声的,福尔摩斯等。现在想起来,那一段时光真得特别地疯狂。高中时读了琼瑶的好多言情小说,时而哭时而笑,有时会有一种恍惚的感觉仿佛自己就是书中的主人公。上了大学,学校的图书馆开放,读了很多中外名著,虽现在很多书讲了什么已记不太清楚了,但我知道,所有读过的书都在滋养着自己的生命。大学毕业之后,工作、结婚,读的书变成了关于教育教学的,关于育儿的如:《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卡尔维特的教育》《第56号教室的奇迹》等等。
读书让自己对生活充满了希望,读书也让自己不愿意过三点一线的生活。2015年1月4日自己在QQ发表了这么一段说说:常常不明白为什么每天都要这样地生活着,似乎是因为大家都这样,所以也就这样了,连拒绝和反抗都没有就接受了。但是每每躺在床上,莫名的空虚侵蚀着神经,无助的泪水蔓过心灵,仿佛听到内心有一个声音在呐喊,我不快乐,我不喜欢现在的生活,带着不快和疲惫入睡,那一刻开始我感到彷徨!有时候我会想,如果过去人生的某个环节发生一点变化,是否现在的自己就是另外一个模样……2015年1月5日自己又在QQ发表了说说:2015,自己一定会是幸运的。因为我相信,越努力,越幸运。当心理状态调到最好的时候,所有的好运都会随之降临到你身上。只要懂得感恩,即使苦难也会转变成好运,助我成长的好运。生命中的一切皆美好,残缺亦是美。用好的心态营造好的心境,用好的心境迎接最出色的自己。这两段话只隔了一天,却是极大地转变。现在想来两天的状态发生这么大的原因是什么,其实就是自己一路读过的书。自己的反思来自于多年的阅读,让我能不断地与自我对话,问问自己想要什么;多年的阅读又让自己能够有勇气去面对这一切,告别自己不喜欢的状态,积极地去面对生活。
浪漫阅读史
2015年是崭新的开始,我开始去父母大学,心理学会去学习,有很多收获但感觉又缺点什么。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了樊登读书会,在体验的那七天我至少听了7本书,有两本还做了详细的笔记,一本是《不吼不叫》一本是《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每一本书都给我很深的震撼,每一本书就像是我渴求已久的阳光和雨露,我感觉自己找到了什么?那好像是自己期待已久的,冥冥中让自己身不由己地想去靠近。在2017年我一共读了57本书,58个小时,其实远不止这些,这一年我真得没白过,这一年我真得收获了很多。
读《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发现原来生活如此美好,我们可以正念地享受每一天的生活。我特别喜欢里面正念的语言:苏醒后,我看见蓝天,双手合十,心怀感恩;静坐微笑,新的一天破晓,我立愿得入正念的生活……
读《怕死,人类行为的驱动力》,我明白了:死亡虽是终点,但人生的意义却不会因此湮灭;死亡虽是宿命,但看待死亡的视角却可以让人们获得拯救。古希腊哲学家说:“我在,死亡就不存在;死亡来临时,我就不在”因而死亡和我们没有关系。应对恐惧的两大支柱:文化世界观和自尊。
读《关键对话》《关键冲突》《非暴力沟通》,我慢慢开始面对问题不逃避问题,我也能够做到表达自己的感受而非情绪。在沟通的过程中要做到从我开始,审视自己的内心,关注对话的氛围,时刻记着自己谈话的真正的目的。和孩子和爱人和学生的沟通越来越顺畅了。
读《阳明》,阳明离世时,弟子及他所在过的地方的父老乡亲都痛声大哭,我也经不住留下了几行泪,但我知道这是一种感动,被阳明的精神深深的触动了。也许有的人觉得阳明的一生过得并不称心,但我深深地觉得他一定觉得自己不负此生,他走得很安详,他临终:“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他无喜、无悲、无怨、也无悔。
精确阅读史
一次偶然又必然的机会我参加了常春藤读书会,共读《阳明述要》,这里真是群英荟萃,人才济济。每周六书友们从晚上7点一直到11点共读,结束时都是意犹未尽,回家的路上我们5个一起回家的书友还在继续讨论共读时不太明白的,回到家更是兴奋的睡不着。郝老师说:“我们共同做事,共同明亮起来,要有共同的愿景,共同的使命。我们学文化传统,不是要去深挖传统文化本书讲了什么?而是要借助传统文化滋养自己。把阅读当成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才能达到我们想要抵达的目的。”从此我迷上了阳明,搜集各种版本《传习录》以及《阳明大传》《阳明心学》《知行合一》去读,去感受阳明这一生,尤其在读度阴山的《知行合一》时,那种对心灵的震撼,那种时刻能出现在脑海的画面久久挥之不去。
常春藤读书读书开启了我的精确阅读史,我开始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也明确了自己读书的方向。2018年我在樊登读书会APP听书114本,听书时间达4371分,在微信读书听书APP听书300多小时。在郝老师的带领下读了很多经典书籍《阳明学术要》《传习录》《中庸洞见》《批判性思维工具》《我们怎样思维与教育》《儿童心理学》《给青年诗人的十二封信》《静悄悄的革命》等等。在郝老师的专业引领下我收获了什么呢?
生活中,当我遇到困难时,我会想到阳明,阳明总是能关注于解决问题,而非关注于问题本身,遇事活在当下“此心不动”。
工作上,能更好的去体会理解学生,在课堂上能更多地去倾听学生,当学生有不恰当的行为时,我能及时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声音,佐藤学先生润泽的课堂是我追求的目标。
家里,我和爱人一起共读,交流的话题越来越多,彼此心灵的联结更紧密了,有人说多年的夫妻就像左手和右手,留下的只有亲情,在我看来不是这样的,爱情需要保鲜,保鲜的方法对于我们而言就是一起读书,彼此共同成长。我的孩子今年14岁,正是人们所谓的“叛逆期”,而我们和孩子的交流也特别的畅通,没有别人家的鸡飞狗跳,也没有别人家的母子对抗或父子争斗,孩子多了的是书柜里的一本本书和对知识的渴望。
学习上,读书的专注度越来越高了,效率也提升了。2018我选择了考研,搞清楚如何报名以及需要买什么样的资料离考研只剩一个半月的时间了,这么紧的时间,我没有焦虑有的只是每天对学习的规划,由于腰疼我每天爬在床上学习,有的时候一天在床上趴着的时间就达十几小时,胳膊肘都起了茧了,爱人还逗我说是不是高考也没这么用功,想来是真得啊。我是学理的,对于政治一直以来都特别发愁,中考都没有及过格,但考研学政治居然学得津津有味。这都源于读书会共读啊。考研成绩出来了总成绩刚过线,不过英语好像没过线。不管结果如何自己不会纠结,还在积极准备复试,无论能不能进入复试,这段学习都是有价值的。
读书充实了心灵,提升了认知,改变了思维,与文字亲切交流,与古人隔空对话,与圣人同频共振。读过的书就像我身上的一块肉、一块骨、血液里的一滴血,早已与我融为一体,我的生命也因此豁亮了,绽放了。
郝晓东老师经常说:“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对人类,阅读是一种生命本体的互相映照,是人类文化精神的集体守望;对教育,阅读是一种最为基础的教学手段,是授之以渔的最终目的;对社会,阅读是一种消弭不公的改良工具,是对人类崇高“价值”和应有“秩序”的坚持;对个体,阅读是一种弥补差距的向上之力,是终身受益的个体福利,是开阔眼界,豁达胸怀, 陶冶情操、启迪心灵、修身养性的最好方式;对生命,阅读是一条通向幸福的重要通道,是构建幸福的精神世界的根本途径。
我们始终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蕴藏着不为人知的神秘,而阅读,则能够给种子以美好滋养,并唤醒其所蕴藏的伟大和神奇。阅读的路上,你我他同在,让我们共筑美好的精神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