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先生会告诉你,心想事成、梦想成真都是可以实现的。
真的吗?
稻盛和夫认为,成就事业,首先得想,这种愿望就像种子一样,是一切事情的开始,所有事情都起源一个想法。
如果你是一个南方人的话,估计你很难学会滑雪,为什么呢?因为南方几乎没有雪,这导致你压根儿没有滑雪的想法。
所以,想实现目标,首先就得想,如果想都没想过,那怎么可能会实现呢?
听到这里你可能就有点纳闷儿了,怎么梦想成真都是别人的份,跟自己就不沾边呢?
稻盛和夫是有什么特别秘诀吗?他都是怎么想的?
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描述——
“ ‘如果能那样该多好啊’这种普通的,可有可无的,随便想想的愿望是不够的,必须是‘非同寻常的,强烈的愿望’,这种强烈的程度,会促使你白天在想,晚上睡着了也在想,1天24小时不断地思考,从头顶到脚底,全身充满了这种‘愿望’,如果从身上某处划开,流出来的不是血,而是这种‘愿望’。”
稻盛和夫会把事情“想”到什么程度呢?他有一种说法,叫“将要实现的状态以‘彩色’在头脑中呈现。”什么意思呢?
持续地思考,透彻地思考,在脑海里进行千万次的模拟、推敲,直到你心中想要的那个结果能够清晰地呈现在你眼前,仿佛这一切都已经成真了,你要的结果已经真切地呈现在了你的面前。
如果你想要的结果在你的脑海里是模糊的,不清楚的,那这种程度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已经开始有了画面,但画面颜色却是黑白的,这种程度也是不够的,你想要的结果,必须以彩色的画面清晰地出现在你的脑海里,它极度逼真,极度自然,就好像这已经不再是想象,而已然成了现实。
也就是说,要想到这种程度才可以,要在脑海里穷尽所有的可能,直到自己想法几乎接近现实才可以。
但现实中,很少有人是愿意思考的,他们会说:“差不多得了”、“没必要那么麻烦”、“想那么多累不累啊?”
所以,稻盛和夫心想事成的方法,可不是简单普通的想法,而是一种强烈的愿望,深入到骨髓里的渴望,要强烈到日思夜想,梦寐以求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经过长期的苦苦思索,你会拥有“看见”未来的能力,你想的东西,会清晰地呈现在你面前。而一旦你能够“看清”这个过程和结果,那么你成功的概率就会很高了。
那么是不是想清楚就好了呢?当然不是,你还需要第二步——锲而不舍的努力。
所有的想法,如果不采取行动,那么连上帝也帮不了你。
曾经有一个虔诚的信徒,他特别想中彩票大奖,于是日复一日地向上帝祈祷:“上帝啊,我一辈子都这么虔诚,你就让我中一次彩票吧!”然而他求了一辈子也却什么也没有得到。
等他死了之后,见到了上帝,于是气愤地质问上帝:“我这么虔诚,为什么还不让我中彩票?!”
上帝说:“我早就想让你中了,但是,你也得去买张彩票啊!”
所以,如果不付诸行动,那么无论多么强烈的愿望,都只会是空想。
稻盛和夫认为,当设定了目标之后,就绝不能退缩,要倾注热情,拼命钻研,激发出自身沉睡的巨大潜能。
不过,这个过程一点都不惊心动魄,振奋人心,相反,这个过程是沉闷乏味、枯燥艰辛的,需要你不厌其烦地专注在一件事情上,一点一点的把眼前的问题解决,就好像要吃掉一卡车的土豆,只能一口一口,一个一个的慢慢吃下去,完全没有捷径可言。
你需要日复一日地不断努力,每一天都要不断地改进,每一天都要在昨天的基础上前进一毫米,一厘米,今天要比昨天好,明天又要比今天好,这个过程是无比漫长的,可能是一年,可能是好几年,甚至好几十年都有可能。
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就只能靠一步一步,一天一天踏实努力的累积。
稻盛和夫说,他不喜欢才子,因为才子们不愿意付出这样的努力,他们不愿意像乌龟那样认真过好每一天,却总想像兔子一样急功近利,寻找捷径。但稻盛和夫却凭这这样一股“傻劲”,接二连三地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不过这绝非普通人的想和做,不是“要是这样该多好啊”的幻想,也不是“今天加了2个小时班”的辛苦。
心想事成首要有一个强烈的愿望,这种愿望要强烈到如果在你身上划开一道口子,那么伤口流出来的不是血,而是这种愿望。
你得日思夜想,白天在想,睡着了也在想,1天24小时不断地思考,直到你想要的结果以彩色的形式出现在你的面前,仿佛这一切都已成真了一样。当你能清晰地看到这个过程和结果的时候,那么你离成功就不远了。
其次,任何远大的理想,如果不去做,那也是空想,所以,你还要为了梦想坚持不懈地努力。这个过程是乏味的,枯燥的,你需要每天一毫米,一厘米地去进步,每天都把自己逼到极限,今天比昨天好,明天又比今天好,就这样,一步一步,一天一天,慢慢地靠近你的目标。
我国最大的外卖平台创始人王兴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的‘极度渴望成功’的人其实并不多,愿意‘付出非凡代价’的就更少了。”
所以,你为什么不成功呢?一是你并不那么强烈的渴望,二是你不愿意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