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底,我在简书发表了第一篇文章,阅读量不超过20,但一直坚持写下来,至今发表文章120篇,累计11万以上的字数,阅读量几十到两百之间,增长缓慢。
七月初,注册了头条号,10天通过了新手期,至今发表文章和视频30篇,累计浏览量20万,三篇超1万的阅读量,最多的一篇8万。
相比而言,头条号的流量更大,因其本身有相关内容推荐的机制,同时,头条号的受众更广,因短视频的优势,使得头条号更具娱乐性质;简书上,更注重写作的质量,其审核机制更为严格。然而,作为自媒体的两个平台,都同样给了我相似的提示和教训。
001
回顾我头条号上发表的文章,《微信上,别傻傻做这些拉低情商的事了!》、《“开学第一课”教会我们什么》、《老师最讨厌家长说的这七句话,你说过吗?》这三篇阅读量最大。简书上的《你有多久没有听长辈说说心里话了》、《拯救拖延症——番茄工作法中的微习惯理念》这两篇相对比较受欢迎。
从标题上就可以看出,其受众较大是一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是,文章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如果标题都只是在自嗨的话,是很难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的。
不管是写作,还是服务,或是产品,其存在的价值,就是为用户解决一定的问题。文章能够让读者引起共鸣,为读者提供一定的方法技能指导,才能获得读者的认同。或许你会说,我写东西,写出我心就好了,何必在意其他人的看法。这个观点,我不反对,特别是一开始进行写作的时候,记录自己内心的想法,更多是为了形成写作习惯,找到写作感觉。持续一段时间之后,也会从读者的评论互动中获得认同感,这也是写作的其中一个目的。
所以站在读者的角度,打磨自己的文章,是写作的重要环节。
002
关顾着写是不行的,如何写得更好,需要深入学习。需要通过分析自己的数据进行复盘以做调整和提升。
通过对较为热门的文章进行分析,我大致了解了阅读量,很大程度是由标题决定的。标题是否有吸引力,是引发读者打开的关键因素。很多自媒体人,在对标题的确定上,花费的时间不比写文章用得少。收藏量,更多是体现文章的“干货度”,也就是里面价值的多少。很多资料整理的总结性文章,相当于告诉读者这里的资料应该保存下来,以备以后可以使用。转发量的增加,跟多是在文章中体现读者的观点,并且分析到位,引起读者共鸣,且让读者有分享的欲望。
通过分析,可以大致了解自己擅长写哪方面的文章,是干货还是观点分析?是故事还是方法?是哪个领域的文章受欢迎。我是从事教育行业,所以写作领域就是教育类,受众对象就是家长、教师和学生,从几篇热门的文章也可以分析出来。
003
如何知道读者的需求?如何知道自己擅长写作的领域?唯有行动和实践,才能更加清晰。
没有哪个牛人一开始就很擅长写作,即使是有,也是在阅读和实践过程中进行深度思考,心中有物,自然能够表达出来。
只学不做等于没学,只知不做也等于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