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网络,甚至连电话都没有的时代,人和人之间几乎都是面对面交流的。外向的人往往会处于优势地位,他们能够迅速和陌生人聊起来,还能在回答别人的问题时快速反应。
在商业迅速发展的今天,推销员的角色越发重要,他们要对很多陌生人微笑,以便推销商品,于是外向型性格被视如珍宝。
但是,时代在变化,交流的手段也趋于多样化。时代的变化弥补了内向者的不足之处。
内向者的独特优势
内向不是弱点,而是优点。如果内向单单是弱点的话,那么它在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自然进化过程中早就被淘汰了。
生物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会增加对生存有利的基因,减少对生存不利的基因。
长颈鹿的脖子之所以变长,是因为脖子较长的个体能吃到高处的树叶,这有利于它们生存。短脖子长颈鹿的基因由于不适宜生存而渐渐被淘汰了。
众多内向者的存在,意味着内向型性格有很多优点,这些优点对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有利。
我们还需要有人制作猎具、加工猎物、制定策略,而这些事情或许更适合内向型性格的人完成。
内向者和外向者各司其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内向型性格也是生物的一大优势,而且时代正在变得对内向者更有利,内向者的弱点开始消弭,优势开始凸显。
接受自己的内向
内向者之所以感到“生之多艰”,不仅仅因为社会对外向者情有独钟,还有内向者自身的原因。他们误认为“外向型性格最理想”,这让他们意识不到自己的优势。
社会习惯把评价标准和外向的人画上等号,像是励志类图书、培训讲座的终极目标都基本变成了“如何成为外向型性格的人”。
认清内向的优点并不代表着否定外向型性格,但是对内向者来说,外向型的生活方式原本就不适合他们。
如果一个人天生就适合长跑,却硬要把他训练成短跑运动员,那么他根本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也无法和原本就适合短跑的人竞争。
但如果他意识到这个世界上除了短跑,还有其他选择,并且意识到自己更适合长跑,那他就会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