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著名教育管理专家薛立新教授:抓住“互联网+教育”的大机遇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线上教育受到教育机构和资本的青睐,互联网与教育市场的结合异常火爆。“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甚至可能深至骨髓,直接摧毁传统守旧的教育生态,重塑一个开放创新的新的教育生态。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赵国庆副教授在《“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应对》一文中说:“互联网+”打破了权威对知识的垄断,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人人能够创造知识,人人能够共享知识,人人也都能够获取和使用知识。在开放的大背景下,全球性的知识库正在加速形成,优质教育资源正得到极大程度的充实和丰富,这些资源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使得人们随时、随事、随地都可以获取他们想要的学习资源。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教师和学生的界限也不再泾渭分明。在传统的教育生态中,教师、教材是知识的权威来源,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因其拥有知识量的优势而获得课堂控制权。在“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知识已变得非常快捷,师生间知识量的天平并不必然偏向教师。此时,教师必须调整自身定位,让自己和学生成为学习的伙伴和引导者。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教育组织和非教育组织的界限已经模糊不清,甚至有可能彻底消失。社会教育机构的灵活性正对学校教育机构发起强有力的冲击。育人单位和用人单位也不再分工明确,而是逐渐组成教育共同体,共同促进教育协同进步。
从实质上看,“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和整合上。一方面,互联网极大地放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和价值,从传统一个优秀老师只能服务几十个学生扩大到能服务几千个甚至数万个学生。另一方面,互联网联通一切的特性让跨区域、跨行业、跨时间的合作研究成为可能,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低水平的重复,加速了研究水平的提升。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传统的因地域、时间和师资力量导致的教育鸿沟将逐步被缩小甚至被填平。
互联网与教育的结合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将大大提高教育的普遍性和高效性。由中国民营教育航母——新鸥鹏教育集团携手重庆市巴南区区委区政府联合打造的中国云教育产业园,按照“云端共赢、产城一体、智汇全球、创领未来”的发展理念,将虚拟教育与实体教育相结合,以新技术、新手段、新思维创新运营模式,打造具有全国性鲜明特色的云教育产业基地。
园区整体投资300亿元,项目占地面积2.7平方公里,是重庆市2016重点项目之一,同时也是重庆市“十三五”重点项目。园区集云计算运营平台服务、数据存储处理、信息资源开发、软件应用推广、配套商住建设为一体,致力成为辐射全国的云教育产业运营中心、研发创新中心、创新孵化基地和教育云资源池。同时园区有机整合各方资源,集云计算运营平台服务、数据存储处理、信息资源开发、软件应用推广、配套商住建设为一体,将虚拟教育和实体教育相结合,打造具有全国复制性的云教育产业基地,致力成为辐射全国的云教育产业运营中心、研发创新中心、创新孵化基地和教育云资源池。
立足重庆,服务西南,面向世界,智汇全球。中国云教育产业园,致力成为特色鲜明的中国云教育综合服务运营商。
互联网给教育生态圈带来种种利好,教育机构的管理者,面对“互联网+”时代给教育带来的这些机遇和挑战,要迎头而上:
第一,要坚持“教育为体、互联网为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无论技术如何发展,我们要始终牢记教育是核心目标,互联网只是用来提升和变革教育的技术手段。因此,我们要坚持“教育为体、互联网为用”的指导原则,从教育的核心需求出发合理使用互联网。我们不能过分夸大互联网的变革作用,要积极防止不良信息、网络犯罪、网络沉迷等现象对教育造成负面影响,要及时通过健全法律、加强监管等方式净化互联网环境,让互联网更好地为教育所用。
第二,“互联网+”时代,要想充分利用“风口”,就不能把“风口”堵死,顺势而为是最佳选择。新兴互联网教育企业定然会成为“互联网+”时代改革教育的重要力量,我们要积极参与其中,不能落在时代的后边。
第三,面对“互联网+”的冲击,教育机构的教育更多地承担起“授人以渔”的责任,将教育的核心从知识为主的教育向思维为主的教育转变。
第四,面对“互联网+”的挑战,教育机构不能坚守避战,也不能任由互联网“肆意妄为”,而是应该从教育变革的真正需求出发,抓住机遇,直面挑战,让教育在“互联网+”的“风口”飞得更高、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