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找方法论,又刷起刘润老师的五分钟商学院。恰巧看到得到上润总的直播节目,如何用“底层逻辑”看透世界的底牌。基本是全程听完,讲的真好。摘录如下,或有理解不准,不到位处,供各位看官一观。
1、所谓底层逻辑,就是揭开表面不同看到背后的相同,找到变化后没变的东西。在这层没找到共同之处,再往下挖。举例,王健林的万达和马云的淘宝的底层逻辑是一样的(没记笔记,这个底层逻辑应该是流量,转化率)
2、5分钟商学院润总更愿意定义为“底层逻辑”而不是干货。底层逻辑+环境变量=方法论。
3、私域流量的底层逻辑:付费媒体,自有媒体,赢得媒体。
举例:有一家服装店,线下有8000家门店,疫情期间非但没有受到冲击,反而取得了大幅度增长,原因是这个服装店在疫情前两三年的时间里加了大量客户的微信。疫情来了,付费媒体断了线,但微信的自有媒体发生的效用。
4、理解他人的底层逻辑:为什么, 是什么, 怎么做。
举例:私董会上一位老板提取问题:我怎么样解雇我的高管。然后大家开始提问问题,分析解雇的方法。讨论了一会后,润总打断谈话,问为什么要解雇这些高管。老板的答案是因为上市访谈缓解高管们对公司的理念,远景回答的五花八门,丢了面子。那丢了面子就只能解雇高管吗。问题本是个为什么的问题,却直奔了怎么做。
5、社会协作的底层逻辑:自然法则,族群法则,普世法则。
举例:读耶路撒冷三千年让润总认为有些问题人类无解。而去以色列他发现三个势同水火的三个宗教竟然共同生活在耶路撒冷。这是人们超越族群法则,生活在普世法则里面。
6、是非对错的底层逻辑:法学家视角,经济学家视角,商人视角。
举例:A是个坏人,带着B到了C的没有锁大门,且无遮蔽物建筑物上,将B从楼上推下,造成B的死亡。这是谁的错。从法学家角度是A的错,从经济学家角度是C的错,从商人角度是B的错。你是谁就应该站在哪个角度看待问题。
7、讨论问题的底层逻辑:事实,观点,立场,信仰。
举例:事实有真假,观点无对错。温度是事实,冷热是观点。事实和观点进行混淆。我有个观点与你不同,而不是你的观点是错误的。观点再往上是立场,有了立场讨论就没有意义了,因为立场与利益相关。信仰是一套逻辑内部自洽的,逻辑外部矛盾的。永远无法说服一个有信仰的人,也永远不要攻击别人的信仰。要明白讨论的是什么问题,是事实问题可以证明,是观点的问题可以讨论,讨论不成那你的观点很有趣,开心就好。
希望大家得到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和内心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