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说 100 个么?怎么又变成 80 万了?”叶凡刻意地向涟漪抛出这句话,其目的昭然若揭,他就是想要确切地确认那个数字,从而精准地判断出涟漪的真正承受能力。要知道,每个家庭的经济状况和应对风险的能力都大相径庭。就像涟漪这般,在对话中居然能说出两个截然不同的数字,这不禁让人怀疑,或许这两个数字都并非真实可信。
回首 2017 年,叶凡的家里也曾遭遇过类似的状况。当时,叶凡的小姨子高华因为某些决策失误,致使家里损失了高达 260 万元。而那时,叶凡家庭的存款仅仅只有 60 万元。为了填补这个巨大的窟窿,岳丈毫不犹豫地拿出了 200 万元,这才勉强将自己二闺女惹下的麻烦给解决掉。
叶凡和高雯在损失那 60 万元之后,选择了坦然面对,从头开始,继续积攒财富。他们的心态平和,并未让这次损失给家庭带来太大的动荡和波折。然而,涟漪的家庭状况却与叶凡家截然相反。
所以,当叶凡问出这句话的时候,他的内心其实已经有了明晰的答案。涟漪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种种迹象,都在透露着她极度缺乏安全感。或许是曾经的经历,或许是家庭环境的影响,让她在面对经济问题时,显得如此犹豫不决,给出的数字也飘忽不定。这种缺乏安全感的状态,可能源于她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充满了恐惧,也可能是因为她在生活中没有足够的稳定感和依靠。
“后来呢?这笔钱是怎么还上的?”叶凡满脸疑惑地问道,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与急切。
“后来国曜他爸爸,就是我的公公说实在不行把我家北京的房子卖了还钱,我当时没同意!”涟漪皱着眉头,神色略显激动地说道。要知道,北京的房子可不是一般的资产,那是承载着太多回忆和价值的地方。
“那就是两家凑凑钱再借点钱然后把欠款还了呗?”叶凡凭借着常规的思维方式思考了一番后说道。在他看来,这似乎是解决此类问题常见且合理的办法。
“没有!没凑。”涟漪斩钉截铁地回答,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啊?那怎么还上的?”叶凡愈发好奇,忍不住再次追问。
“我们家的钱丝毫没动,国曜他们家自己想办法凑的。”涟漪平静地回答道,仿佛在讲述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但实际上,这背后或许隐藏着国曜家不为人知的努力和艰辛。国曜的家人可能四处奔走,向亲戚朋友求助,也可能是国曜的父亲拿出了多年的积蓄,甚至有可能是国曜自己拼命工作,加班加点,只为了尽快凑齐这笔欠款。
听了这句话后,叶凡依旧是脸上没有明显的表情,然而他的内心却早已泛起了层层波澜。此时,手机屏幕里的这位让自己苦苦想念 20 年的前任女友,在他心中已然产生了难以消除的芥蒂。
在叶凡的认知中,不论是夫妻之间,还是亲家之间,都是休戚与共、命运相连的。当初叶凡小姨子出事时,他毫不犹豫地主动拿出 60 万来解决问题,这一行为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从表面上来看,他似乎是在替他人解决麻烦,但深入思考,实则是在为自己消除隐患。
怎么说呢?就拿那个小姨子的事情来举例。如果小姨子遭遇困境,叶凡的老丈人怎能安心度日?他必然会忧心忡忡,情绪受到极大的影响。而老丈人的大女儿高雯,看到父亲如此焦虑,她又怎能独善其身?高雯的情绪一旦受到波及,受牵连最深的无疑就是叶凡的女儿珺儿。孩子的生活若不得安宁,叶凡自然也无法拥有平静的生活。倘若叶凡的家因此乱了套,那他的父母叶作铁和程敏又怎能安心地享受退休生活?他们必定会为子女的困境而担忧,原本闲适的晚年也将变得充满焦虑和不安。所以,当年让小姨子的事情得以顺利解决,全家也就跟着相应地平顺了,叶凡也只能将其当作是“破财免灾”,用金钱换来了家庭的和睦与安宁。
叶凡心里很清楚,自己心里的这一套逻辑,以涟漪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是断然不会听明白的。所以,他也就顺口答应着,继续倾听涟漪讲述,继续与她保持着对话。
“天!你居然让国曜一家单方面赔偿。”叶凡只是稍微地表达了一下震惊,然而此刻,他的心里其实早已悄然产生了细微的恐惧。人的恐惧往往大多来自未知,而他现在对于涟漪“回归”的目的愈发感到扑朔迷离。小时候,人们怕鬼,只因鬼那狰狞恐怖的模样;长大了,人们怕人,是因为人心犹如深不见底的潭水,难以看透。
“这是他犯的错,当然要他父母承担!”涟漪理直气壮、振振有词地回答道。
“那道也是!”叶凡附和着说道,语气中带着些许的无奈。
“本来就是!”涟漪斩钉截铁地肯定道,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
“那最后这笔钱到底是怎么没的?欠谁的?”叶凡急切地问道,眉头微微皱起,满心的疑惑亟待解答。
“没问出来!他死活不说!”涟漪有些气恼地答道,脸上浮现出一抹焦虑。
“没问出来就给他钱把事平了?”叶凡不解地问道,眼神中充满了质疑。
“嗯,我估计他说出来后我们可能就完了!”涟漪情绪激动地说,声音都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其实我刚结婚的时候王一提醒过我,就是在 2010 年的时候,但是当时我已经和国曜结婚了,也就没办法了。”
“王一都提醒你什么了?”叶凡连忙追问,目光紧紧地盯着涟漪,期待着她能给出一个清晰的答案。
涟漪没有回答,叶凡也很识趣地没有再追问下去。他心里明白得很,涟漪刻意回避的话题,要么是她不想提及的,要么就是有着难言之隐不能说出口的。
“嗯,那你快休息吧?昨天应该一夜没睡吧?”叶凡找了这么一句话,试图委婉地提示涟漪自己想要挂断视频了。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关切,也藏着一丝想要结束这场对话的渴望。
“嗯!”涟漪轻轻地点了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些许的疲惫。
“我觉得你还是回内海家里看看比较好!”叶凡一边说着,一边做出即将关闭视频的姿势,仿佛急于结束这场让他感到困惑和迷茫的交流。
“嗯!我休息休息就买高铁票回去。”涟漪简短地回应道,随后便关闭了视频。
叶凡还来不及去想象涟漪回家后的情景,此时他的头脑已经混乱不堪,像是要炸开了一样。他真的看不懂涟漪,无论怎样去分析,都无法洞察涟漪此番前来的真正目的。是那 20 年来一直深藏在心底、连绵不绝的憋闷着的深爱,在这一刻突然如火山喷发般迸发出来?还是最近几年的生活让她备受折磨、叫苦不迭,所以才在走投无路之时想起了自己?况且,自己目前的工作状况和身边的其他人相比起来,确实还算不错。叶凡的内心陷入了深深的纠结和迷茫之中,他分不清了,真的是完全分不清了……
叶凡满心的困惑无处宣泄,他无奈地叹了口气,随后点开了远在新区的好友微信,仿佛想要从对方那里寻求一丝理解和安慰。
叶凡:田嘉,在吗?
田嘉:在。
叶凡:先前我不是跟你说过我和涟漪这二十年的故事么?
田嘉:对啊!我真心觉得这姑娘从小时候开始,在这段感情中的付出就远比你多得多,你呀,真是辜负了人家。
叶凡:但是你知道吗?她居然在吵架后整整六个月才来找我?
田嘉:啊?她还找过你?这我还真不知道。
叶凡:是啊!当时她来到咱们学校了,我事先压根儿就毫无察觉。结果特别凑巧,正好碰到我和张俪从食堂里出来,你说说,这不是倒霉催的么?张俪可是你介绍给我的,你应该清楚我和张俪之间的情况,就是相处了一个星期而已,真的什么实质性的进展都没有的……
田嘉:我早提醒过你,对待感情要慎重,你就是不听啊!
叶凡:但是那可是六个月啊,整整六个月!
田嘉:是啊,是有点长。这要是放在平常,要不是在学生时代,恐怕分手六个月后都有人结婚啦。不过之后她一直心里有你二十年,怎么看都比你一往情深得多。
叶凡:是啊!只是我今年五月份才知道这些过往,她现在和她老公国曜正在闹离婚呢!
田嘉:都闹到这个份儿上了,怎么看还是人家涟漪对你付出的更多啊?
叶凡:但是我还是觉得不对劲儿。
田嘉:哪里不对劲儿了?
叶凡:即便是因为上学时还小有股拗劲儿,所以六个月才来找我。但是后面的二十年里,我们有无数次相处和交流的机会可以谈这件事,但是她都没有开过口,一直沉默着,唯独今年。这实在是太奇怪了,让我想不明白。
这二十年里,大家都经历了许多,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她却一直把这份感情深埋心底,从未向我吐露半分。为什么偏偏要等到今年,在她婚姻出现问题的时候,才来跟我提及这些往事?这其中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心思和苦衷?我真的是百思不得其解。
田嘉:那可能是因为你们彼此之间有误会吧?
叶凡: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如今我内心却有了深深的疑虑。
田嘉:你有啥疑虑?
叶凡:你听我说,2010 年那会儿我和涟漪见过一面。那会儿,我一个月拼死拼活才挣 2000 多块钱,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而涟漪在北京,那地方机会多,她应该挣得比我多好几倍了。那会儿她开了辆蓝色的 M3 风风光光地来的,而我呢,辛辛苦苦打拼,三年后才有了属于自己的车。她刚结婚那会儿,从表面上看应该是生活顺遂、春风得意的。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跟我解除 20 年前误会的那一刻,却是她生活最不如意、陷入困境的时刻。这前后的巨大反差,实在是让我感到困惑不解。
田嘉:其实有很多人心里的东西是很难分辨的,先走走看吧……
作者:赵同
斜杠青年,朝三暮四,比上不足,笔下有余,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不怕折腾,才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