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在《科学世界》上发表了一篇科普文章引起轩然大波。2017年9月9日,关键词语“黄曲霉素”在微博 www.weibo.com上被相关法律和政策列为敏感词,搜索结果未予显示。我今天再次验证了一下,依然如此。
9月9日,云南普洱茶协会召集众多专家学者和政府相关领导,专门对“方舟子事件”开会研究,因损害了云南600万茶农的合法权益,决定以人民的名义索赔600万。一致提出,不仅要起诉原文作者方舟子,还要起诉发表此文中科院主管的《科学世界》,以及转载此文的《老茶文摘》。
【9月10日丨惊天翻盘】方舟子披露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徐昆龙偷偷在境外媒体发表学术论文称:抽查云南15家普洱茶企不管生茶熟茶100%都有黄曲霉素,并且超标!剧情出现翻转,众多专家学者纷纷重新站队表态。
茶叶是否越陈越香?老茶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普洱茶到底有没有“黄曲霉素”?老普洱茶大部分都经历过湿仓霉变?不法茶商湿仓做旧为坑蒙拐骗?“方舟子事件”的突然爆发,是一次科学与利益的较量?背后真有强大的利益链条?
http://mp.weixin.qq.com/s/ABIrSov6OeS-mgBe0OwtxQ
http://mp.weixin.qq.com/s/5vjs5BpuGz2Yt9BFQSFR7g
http://mp.weixin.qq.com/s/pkKJmMWRjUnV1ddcFph9lw
以上文字大多转自列出的网络文章。如果问到是否推荐喝旧年陈茶,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任何食物都可能被微生物污染而变质,甚至滋生毒素,比如黄曲霉素。饮品也不例外。应用传统干燥或腌渍方法以及现代保鲜技术,才能在短期内减缓饮食变质。尽管如此,饮食还是以新鲜为佳,可存放饮食也要在保质期内使用。
茶饼非真空包装和存放,对微生物几乎不设防,被污染的概率极高。众多的微生物们如幽灵般在空中漂浮游荡着,只要温湿度合适,细小的缝隙就是微生物的康庄大道,微量的营养成分足以让微生物生长繁殖。
我在网络上搜寻了一些普洱茶销售的情况。其中一例上好包装如照片所示,标价5.8万元,1983年6月6日生产,距今已有三十多个年头。
根据中国普洱茶网的介绍,“普洱茶除了含有丰富的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外,还具有一些特殊的功能成分,如茶多酚,茶色素,茶多糖等,对人体的保健及维护身体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些成分是否对“人体的保健及维护身体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通过科学方法验证。如果营养成分是丰富的,对微生物也同样会很有营养。经年久月的储藏期间,一旦茶饼遭遇合适的温湿度,微生物就会快速生长繁殖产生永久污染。事实上,微生物对营养需求远远低于人类,依靠茶叶中微量的营养便可生长繁殖。泡过的茶叶渣对人几乎没有任何营养价值,留存在茶杯中几天后仍能长出霉菌。
在此我也一并建议各种陈年食物,包括陈年腊肉都应当避免食用。有一些例外,比如陈酒和陈糖,由于其成分为脂溶性醇酯和高渗性单双多糖,微生物难以生存。虽然腊肉也是高渗腌制品,但高盐状态下蛋白质会变性产生硝化合物,这种强氧化剂对健康没有好处,还可能致癌。
“普洱茶黄曲霉素”事件有许多看点。云南省的政府相关领导介入了。裁判员一旦变为运动员,自身职能就变得不伦不类。相关法律和政策会改变“黄曲霉素”的搜索结果,也是没了sei了。这个相关法律和政策,与有关部门一样,神秘莫测,法力无边。
云南省普洱茶协会一致要以法律诉讼为茶农争权益。如果普洱茶并不是普遍含黄曲霉素,而是被恶意诬陷,云南600万茶农的合法权益官司是赢定了。但是,如果文章所言确凿,并且亿万民众因饮用普洱茶导致体内黄曲霉素积累甚至已经诱发癌症了呢?他们的合法权益靠谁去维护?
没有看到关于黄曲霉素有害论的质疑,意味着民众已经接受黄曲霉素对身体有害的科学认识。这也是了不起的文明进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