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的冬天,潮湿黏人,确是雾都该有的样子。天空几乎一直灰蒙蒙,时有大雾,少见晴朗。
日子长了,内心对大好晴天的期盼甚至多于遇见一个心动的姑娘。
阳光普照大地的时候,空气中是有淡淡香味的,像少女身上独有迷人的味道,令人心旷神怡。迎着太阳走去,只觉得心旌摇动,想起某日在校门口碰到的姑娘。说来也奇怪,天气渐冷,却把重庆的姑娘称的愈加好看。记得当时与我并行的同伴们,本还在高谈阔论,竟一下子没了声响,眼神躲躲闪闪,不知把目光放在何处。
我拿余光掠过,看到姑娘的脸很白,静脉青蓝,在皮肤下半隐半显。头发很黑,倾泻在肩上。眼睛很大,藏着一潭湖水在里面。古人说“尤物足以移人”,我说“这姑娘长的真他妈好看”。血管里嗞嗞作响的激素,撺掇我想上去问问她有没有背过《长恨歌》,问问她在背到“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的时候,眼泪会不会顺着半隐半显的静脉流下来。
然而好看的姑娘不常有,明朗的天气也不常有。常年笼罩着太阳的黑云,与中学时代包裹在姑娘身上的肥大冬校服又有何异呢。一样遮挡了美好,一样阻止了幻想。不过要我说,校服真的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并不是说它减轻了学生之间的攀比,而是说它用它的肥大,将青春的荷尔蒙阻隔开来,减少了许多十七八岁少男少女们的蠢蠢欲动。
当然这并不适用于那种穿着校服依然能迷倒大片少年的姑娘,就像重庆阴沉的天空偶尔也会见到一丝喜人的阳光。
身在异乡,总忍不住把重庆和浙江做比较。两地同属秦岭淮河以南,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差别其实不大。单就冬季而言,重庆反而更温和一些,没有零下的温度,几年下一次雪,路面不会结冰,只是经常阴雨绵绵,衣服永远不干,使人不爽利罢了。
在重庆的日子已经超过一百天,对自己新身份的认可,让我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嘴上时不时冒出的地道的川普,以及天天被麻辣刺激的味觉,时常令我恍惚间以为自己本就属于这片土地。也许四年以后,重庆人这标签已经牢牢贴在我身上了。我不喜欢给人贴标签的行为,但我的确太爱新重庆人这个身份了。就像我每每谈起自己是浙江宁波人一样,以后自我介绍的时候,我一定会神采飞扬地带上重庆俩字。
近日脑海中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少了,碎片时间一不留神都被手机抢占去。只有在写文章的同时思考自己的近况。每天浏览着浩瀚的资讯,关注着每一个网络热点,不放过知乎大牛微信公号上写的每一篇干货。
知识的输入多了,来不及消化吸收,终究不属于自己。甚至觉得更加迷茫,对热点的解读这么多,我到底应该相信谁;有用的技能那么多,我到底应该先学哪个。何况这是个谣言满天飞的时代,能有一颗清醒的头脑实在不容易。
冯唐在《三十六大》中说人从小到大,有几个基本问题,躲也躲不过,比如:情是何物?性是何物?一生应该如何度过?人从哪里来?时间之外是什么?为什么伦理道德长成这副模样?这些躲也躲不开的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总之对于这些问题,如果能多理解一种新的说法,那么一个人的小宇宙就能更强悍一点。
初到重庆时,确实非常想家想高中,当初一时兴起已经写过一篇文章怀念那时候枯燥乏味却充实的生活了。现在主要讲讲二零一七的下半年。
暑假赚了人生的第一份工资,是在一家培训机构,从前期招生一直做到了后期管理。打电话、发传单、推销和策划一系列工作都干了个遍,后来又在办公室里处理日常事务。刚开始管理复印机,经常犯错,好在后来慢慢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这份工作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出去浪时可以无拘无束地花自己赚的钱,而没有负罪感。我开始有了早日实现经济独立的念头。
国庆的时候没有回家,在学校附近的影视城找了一份兼职,加入了其中的营销部。从一开始硬着头皮跟游客介绍套票到后来可以自如地给他们推销,并且聊上几句家常,我想自己是有得到成长的。得到的报酬不高,这份经历却是十分难得。
后来我加入了社团联合会,加入了动漫社,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一块吃喝玩乐的小伙伴。我开始意识到这个学校里还有很多优秀的人存在。只是有点遗憾开学没有参加新生志愿者,军训时没有加入通讯连。总觉得少做了一些有意义的事,少认识了几个有趣的人儿。
大学里展示自己的机会多了。组过参加科技PPT大赛的团队并负责上台讲解。参加了学院心理漫画情景剧负责制作PPT。以及各种大大小小的活动,不断充实着我的回忆。
这年听了五六场live,关于大学、关于考研、关于职场,认识了恶魔奶爸、阿何等大佬。买了一套PPT教程,才看到一半。Kindle里买了十几本书,只完整地看完两本。二零一七年做了很多事,也有很多事没做完。
其实还有很多思想可以写出来与大家探讨,由于篇幅有限,只有等思考成熟以后再分享了。
生活,有时候还是需要仪式感的。做一个年度总结,说说这一年的心路历程,算是和这一年做一个告别。虽说这是一篇文章,但是动笔的时候,他就是埋在心底的一块里程碑了。一年的事情当然没有办法在这篇文章里写完,与其现在搜肠刮肚,不如空闲的时候再好好写一写吧。
接下来就要说说下一年的计划清单了。
1. 学好英语数学,学好专业课。
2. 新媒体运营,坚持公众号每星期更新。
3. 练习PPT,每星期做一份模板。
4. 读二十本书,手写读书笔记。
5. 每星期剧烈运动两次以上。
6. 练习布鲁斯口琴,学会吹三首曲子。
7. 参加志愿者活动、上台表演。
8. 参加一次实习。
9. 考出驾照。
有点难,但是努力去实现吧。
努力去消磨内心的焦虑感。
生活,有时候确实是需要仪式感的。
现在仪式完了,真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