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三国名将,关羽的骁勇忠义自不必说。但作为一名统帅,他性格当中根深蒂固的傲慢与单纯却很致命。
襄樊之役,从封神之战变成致命之局,除了战局瞬息万变外,他性格上的弱点也是因素之一。
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初步形成,原刘表所辖的荆州八郡,分别被三家所据:曹操据有北部的襄阳、南阳,孙权据有东南部的南郡、江夏,刘备则据西南部的武陵、长沙、零陵、桂阳。后刘备用长沙、桂阳与孙权交换了南郡(江陵)。
建安24年7月,曹操南线阵势不稳,镇守荆州的关羽趁机北伐。留下部分部队驻守江陵、公安。他亲率数万人攻打襄阳、樊城。守城的曹仁集中仅有的数千兵力,固守待援。
曹操闻讯,让于禁率领庞德等七军增援,徐晃率军为预备队。时值襄樊洪水泛滥,关羽利用荆州水军优势,水淹曹军3万多人,擒于禁、斩庞德,乘胜围攻樊城、襄阳,一时间关羽“威震华夏”,曹操都打算迁都以避其锋芒。
司马懿劝他联合孙权:“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曹操采纳了司马懿的建议。孙、曹开始暗中勾连,荆州局势由此出现转折。
这年10月,孙权手下的吕蒙率军西上,袭占公安、江陵。关羽一时间进退失据,被迫从樊城紧急撤兵,回师救江陵。然而,关羽的部将听说家属被俘,后路被断,霎时斗志全无,一哄而散。关羽只得狼狈地逃往庸郡。12月,在西归益州的途中与儿子关平一同被吴军擒杀。
都说项羽一生只败一次,却要了他的命。那襄樊之役,本可以是关羽的封神之战,却转瞬败亡,留下巨大遗憾。
今天不说东吴的倒戈,让关羽腹背受敌,也不说他遇到的劲敌是智谋令鲁肃都惊叹的吕蒙,治军有周亚夫之风的徐晃,更不说身经百战的魏王宗室第一大将曹仁,自沉白马,誓与城共存亡的汝南太守满宠,但说关羽性格上的缺陷。
首先,关羽对部下十分关心,对同僚却异常傲慢。在襄樊战役中,他不断索要兵粮,得不到满足时,便声色俱厉:“等我回去后,咱们没完。”
驻防的将军麋芳、傅士仁害怕报复,在吕蒙兵临城下时,接连反叛,献出了后防军事基地公安与江陵。
当关羽败走时,驻守在上庸的孟达如果派出援军,关羽也不至于丧命。因此前,关羽与曹操所部交锋,上庸的孟达出兵增援,被关羽呵斥,要你多管闲事。所以,这次孟达不多管闲事。可见低情商多可怕。
其次,关羽对形势缺乏预判。当时,三国分据荆州,呈对峙局面。三股势力中,刘备最弱。稳住局势,可为蜀汉赢得时间安定益州和汉中。而哪一方挑起兵衅,势必引起其他两方的警惕,没有谁会是永远的盟友。
而作为管辖蜀汉一半国土的荆州最高统帅关羽,对形势预判不足,见利而动。他既不经营同盟国的关系,一贯态度咄咄逼人,让孙吴感到了上游的威胁。
也未察觉,孙权政权主张联盟的重臣鲁肃已经死了,孙权政权方针已经发生变化,周瑜、吕蒙蠢蠢欲动,觊觎荆州日久,想要袭取荆州全据长江。
但是,反观孙吴,关羽主力北进襄樊时,吕蒙即认为这是袭取荆州的有利时机。
当曹军急调衮州、豫州的兵力增援樊城,孙权的军事压力一减轻,马上白衣渡江,武力夺取荆州。
曹操更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对关羽形成夹击。导致局势急转直下,纵然盖世英雄,也无力回天。
再者,关羽单纯。他初时很重视后方,留下不少兵力守卫江陵,担心后方被偷袭。可一听说吕蒙回建业治病,让不知名的陆逊代他镇守上游,就放下戒备,减少了守兵。
他也想不到,一直对他言辞卑躬屈膝的东吴新任都督陆逊,背后竟已经和吕蒙兵分二路,对荆州发动了突袭。
当然,他也不可能知道,这个陆逊和他儿子,往后几十年,成为孙吴驻守荆州的名将。
同时,他也想不到曾与汉中王患难与共数十年的糜芳会降敌。即使在两军阵前,他对私交很好的徐晃,仍开心地聊着家常,之后徐晃发出“得关羽头颅赏千金”的军令,关羽表示不理解,被徐晃以这是国事怼得哑口无言。
之后,他得知江陵失陷,回救江陵。途中,多次同吕蒙书信互通,天真地责备吕蒙不讲信义。却被吕蒙利用,让这些使者周游城中,为军士与家属传递消息,加速了关羽主力的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