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早上好!我是锦西小学的科学教师彭霜。非常荣幸今天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们区网络协作团队的工作内容和经验。
一、团队组建
我先给大家讲一讲我们这个团队是怎么诞生的吧!时间要追溯到2月21日的那一次规培活动。在那一次线上规培活动结束之前,刘老师发布了一个通知,要成立一个网络协作的团队,希望老师们积极报名参加。就是这样一个契机,我们团队15位老师集结成“金牛区网络协作志愿者团队”。
二、团队成员
下面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团队的成员。第一位是拥有一颗智慧大脑,把控全局的首脑人物—刘老师;工作经验丰富,给团队提出宝贵意见的资深品控人物—吴姐姐和秦勤;还有15位来自不同学校的科学老师。15位老师前期大家互相不熟悉,不了解。有些老师可能还是第一次认识。但是因为网络协作的工作,现在已经彼此熟悉,形成了我们之前的一种默契。这个熟悉和形成默契的过程,我套用刘老师的一句话:“我们克服了静摩擦”,让现在的网络协作工作能够匀速的,轻松的继续进行下去。那在这一段时间里,我们这个团队到底做了哪些工作呢?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三、团队工作成绩
这一段时间的工作分了两个阶段进行,在第1阶段里,从2月23日起建立QQ群,并且编写出了2020春季延期开学1到6年级科学学生活动建议。2月26日。团队组织了第1次团建活动。在这一次活动中,我们对第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反馈和网络平台的优化建议,同时,每一位老师用了三分钟的时间进行自我介绍和才艺展示,增进了的对彼此的熟悉和了解。3月4日,团队组织了一次名为“科学教师教学技能线上分享会"的直播活动。在这次技能分享会上,吴姐姐和晓兰给老师们带来了电脑端和手机端剪辑音视频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案例分享。第2阶段的工作是从省平台线上学习开始,从3月16日到4月1日,网络协作团队和教研组团队老师合作,共进行了6次线上教学指导建议分享交流会。在短短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里,网络协作团队从第一阶段搭建网络交流平台,编写分享内容,到第二阶段优化网络平台并和教研团队合作完成一次次直播活动。大家看到的可能是一个简单的直播呈现,但是在背后我们团队的成员却是经过了反复的优化工作,花费了大家很多时间和心力。目的是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个高效的交流平台。大家看不到的,这些背后的工作呢就是我们团队管理和协作工作的一个核心内容。那接下来呢,我就跟大家具体的分享一下我们团队是如何进行管理和协作的。
四、团队如何高效运转
这是我们团队的人员分工图,15位老师分成了两个大组,直播组和报道组。直播组的主要工作是要负责组织一次线上直播活动。报道组主要负责撰写后期的文字报道。一个台前一个幕后。为了呈现一个高效的直播活动,直播组又进行分工,外联发布直播信息,主持人对接直播内容主持直播活动,会议过程中进行截屏以及录屏,记录下整个会议内容,把这些所有的资料进行汇总上传的档案管理,还有反馈信息发布与收集。报道组针对要撰写的文字内容不同又分为3个组。集锦美编组,直播简讯组和档案记录组。集锦美篇组是主要撰写集锦美篇,直播简讯组负责每周写一篇直播的简讯。档案记录组负责把这一段时间里主要发生的事情时间节点,主要内容记录下来。大家看到的这个协作分工图是经过这段时间反复优化之后,呈现的一个样子。优化的过程,是多次的工作复盘会议。说到工作复盘,我把它类比为教学反思。有复盘才会有更多思考。我们的复盘会议也经历了一个优化过程。在前期的复盘工作里,我们开始呈现的状态就是你一言我一语,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然后这个复盘会议结束了,工作也就结束了,大家的收获都是比较零散的,碎片式的。效率也不太高。那在第2阶段的复盘工作里,我们就把复盘会议进行了流程的优化。目前阶段优化下来的复盘会议流程是:直播组分享上一次会议的反馈信息,报道组分享这一个星期撰写的文字和工作,包括整个报道组在背后做了哪些事情。队长再对这个星期的工作进行一个简短的总结,特别要指出这个星期里做的好的方面有哪些?最后集体思考一下,在直播活动方面我们还待优化的问题,然后大家一起来寻找解决方法。
五、个人感悟
经过这次网络协作工作经历,团队里的成员相互学习,彼此成长。我发现到每位老师身上的一些闪光点,比如:刘老师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艳姐温柔有亲和力,阳阳沉稳有思想,吴姐姐和秦勤工作经验丰富。执行力超强的婉琴和晓锦。宝藏女孩晓兰,想法新颖的迪迪和韵芝,还有多才多艺的金慧和斌斌,以及认真负责的晓翠和梁树,用心主动的严茜和易凤,还有尽管班主任事务繁忙也依然坚持在团队中积极做事的叶筝。同时,我自己也对管理和协作两个词有了一些新的感受。我把我的感受用6个关键词表达出来,第1个是共情,团队成员里要有一个共同的情感状态,这是彼此合作的基础。第2个是换位思考,让我们能够包容彼此。第3是分工协作。在任务出现是,不做旁观者。把任务细致分工,高效做事,不做苦哈哈的劳动者。第4,学会倾听,知道彼此的感受。第5参与感,第6个获得感。这是团队工作继续下去的动力。
六、向课题申报迁移去
有了这些感受。我们学校科学教研组又刚好要进行一个课题申报的工作。我就想迁移到这次课题申报的工作中。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教研组成员,我自己科学教育专业毕业,从事科学教学工作9年时间。潘玉玲老师,她的专业背景是语文教育,从2014年开始成为科学团队的一员。陈晓双老师,她是美术教育专业。去年刚刚加入科学团队。我们三个人按理说专业背景不同,在思维方式上肯定会有不同,而且在看待一些问题的态度方面也会有一些不同。但是我们教研组有的优点就是,我们团结,愿意学习。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发挥各自优势,各取所长,助力课题申报。我把课题申报工作按这样的步骤进行协作。首先组内有效交流一次,建立共情,给课题定方向。分板块填写课题申报,协作审稿。我们的课题申报表已经完成,能否通过还不知晓,但是这一次协作完成申报表填写工作已经是我们教研组的一次协作尝试。大家都觉得这样工作比一个人单打独斗要高效,并且在这个工作中大家都有一些收获。
七、鸣谢
最后,感谢刘老师在这段时间的工作中给我的帮助和指导,感谢网络协作团队的每一位小伙伴。还要感谢艳姐和玥玥无私的分享她们学校的课题研究成果,最后感谢我们教研组的小伙伴潘潘和晓双,有你们的支持,才是一次有效的管理和协作工作。我的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