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6日 星期六 晴
记窑屋主人杨大哥和姚嫂的甜蜜事业
在外商海闯荡打拼多年,致富后杨大哥和姚嫂不忘家乡的父老乡亲,返回自己的家乡翻新窑屋住起窑洞二次再创业,带领众乡亲一齐奔赴致富路。
1 车厘子种植项目
家乡气候土壤条件适合种植樱桃,经过专家的考察论证,杨大哥和村干部商议之后决定引入车厘子种植项目,使家乡早日甩掉“贫困”的帽子。
去年10月,杨大哥和朋友合作率先承包了二百多亩土地,全部种上了车厘子树苗,牵头成立了樱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全村的35个贫困户签订了车厘子种植到户增收及务工协议,每个分红周期,每户能分800元。这些举措极大地调动了贫困户参与车厘子项目的积极性 ,大家纷纷响应,加入其中。
2 制衣扶贫车间项目
为了使村里的贫困户尽快脱贫,杨大哥运用自己丰富的人脉资源,经过多方协调,在村里引进了制衣扶贫车间项目。目前上千平方米的厂房建设已经竣工,现在已开启使用。
今天下午我们应杨大哥和姚嫂夫妇俩的邀请,参观他们的制衣扶贫车间和生产流水线,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这个制衣扶贫车间一共2000平方米,共上下两层,内部所需的各项配置齐全,最值得一提的是车间内安有中央空调,冬暖夏凉,为工人们创造了一个舒畅的工作环境,可想而知工人们的工作效率一定会大幅度地提高。
走进这个厂房内,只见有几十个工人在各自的区域内认真地做着自己的那一项工作,缝纫机的声响不绝于耳。靠近房门的一个流水线台面上放了几十件已经制好的棉衣。我掂起一件来,仔细地打量着这件棉衣:做工精细,质量上乘,没有一点可挑剔的地方。工人告诉我,生产出来的这些衣服要销往美国。
我们往里走,看到每个俯首干活的工人各自的工作都是一道工序。我走到流水线工人的旁边,看到他们技艺娴熟,态度专注,讲求效率,谁也不肯落后,打心底里为工人们的敬业精神点赞。
听姚嫂说,建设成这个车间,内部设施基本到位,一共耗费三百多万资金。现在订单供不应求,但是利润太薄。做衣服的所有原材料和制衣技术由上海的厂商提供,他们负责加工制作成衣,从中只挣取每件加工费35元(下一步要和上海厂方协商),起步阶段不盈利,还得赔钱。但是制衣扶贫车间的前景是美好的,万事开头难,一切慢慢来吧。。。。。。
返家途中,我的内心翻江倒海:“年过三十不学艺”,而年过五旬的杨大哥和姚嫂夫妇俩返家二次再创业,这种拼搏的干劲真值得我们大家学习!联想起自己,一遇到儿困难和挫折就垂头丧气、唉声连天、萎靡不振,和杨大哥夫妇比起来,真的好惭愧啊!暂不说车厘子项目,单说这么大的制衣扶贫项目,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其间遇到的艰难险阻可以想象,但杨大哥他们不是都咬牙不屈地挺过来了吗?杨大哥夫妇俩是我心中“顶天立地的英雄”,是“大写的人”!为你们点赞!
愿您们心中的宏伟蓝图早日实现!祝福你们的甜蜜事业早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