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同样做一件事,有的人是满心欢喜做,成效很好;有的人则是需要别人诱惑着去做,效果可能还不错;还有人得被强迫着做,而且效果很差。 最明显的例子是上学的时候,不同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导致不同的学习效果。
上面的情况,最明显的差别在于动机上。
满心欢喜做事的人--内在动机
感觉事情本身好玩,有趣,或者对我本身是有好处的,是出自于内在的动机,比如我又学到了摩擦力,走路的时候我就在体会摩擦力,下雪天滑倒的时候,我就不仅仅是关注疼痛,马上告诉自己我体会到摩擦力变小了。觉得学习这件事很有用,并且新学到的知识打开了我们的一扇认识世界的大门,这是内在动机。
被外界诱惑着去做事的人--外在动机
诱惑着去做事的人,他们的外在动机除了学校的奖励,父母的鼓励,还有学习好带来的荣誉等。
也有些外在动机是自己给自己的。比如下面的一些情况:
- 看完这一章节,吃顿好吃的;
- 我学好了,父母就高兴了;
- 我为了爸妈一定要学好;
- 要让那个女孩注意我,我一定要学好;
外在的动机也能激励人,只是有一个弊端就在于,外在的动机源一旦消失,会对继续做这件事情产生负面影响。
强迫着去做的人--没有动机
被强迫着去做一件事,如果是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也能看到一些效果。但是像一些需要创造力的智力活动,被强迫着去做的效果几乎是0 。有种情况是例外:你也想做,但是就是觉得不是时候,这个时候自己强迫自己开始前面的一小段,后面就会顺理成章的进行下去。
三种动机我们都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只是同样一件事情,有时候内在动机多一些,有时候外在动机多一些,也有时候没有动机。
对于我们想要达成的事情,提高做事效果的最好方法是提高内在动机,这种动机效果最持久。
内在动机源于我们自己赋予这件事的内在意义,事情本身的意义,而是不是事情做好了之后的意义。对于我们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可以先将内部动机转化为外部动机,然后再去掉那个外部刺激,达到降低有效动机,从而终止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如何才能根据需要转化内外在动机的比例呢?来看两个故事:
内在动机转化为外在动机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孩子们在老人门前嬉闹,本身是出于孩子们喜欢玩耍的天性,是内在动机,当然这里面也有老人的家门前,有利于孩子们嬉闹的外在因素,这是一种外在的因素,诱发的外在动机。老人给孩子们钱,让孩子们的内在动机,从自己想玩耍,转化为为了老人的钱,而玩耍。虽然都是同样的玩耍,在孩子心中的动机从内在转化成了,为了外在的金钱,然后老人就把,外在金钱的这个因素拿掉,孩子们来玩耍的大部分动机被消灭掉了。
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
金庸《射雕英雄传》里面的老顽童,年轻的时候,是不喜欢学习武术的,被他的师兄王重阳,逼着练武,这是外部动机。随着武功的精进,逐渐体会到武功的博大与奥妙,对武学的好奇心占据了上风,这个时候内在动机就在起主导作用,后来老顽童的武学修养,在第二次华山论剑山得到了“中神通”的称号。
马克斯·韦伯 说:“人类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 内在和外在动机来都源于我们编织的意义。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改变两者的比例,达到提升自我驱动力和戒掉坏习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