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9.3
一、事件:今晚练字
二、应对:一致性
三、我的感受:喜悦、欣慰
本体感受:
对方的感受:
四、想法:
1.练得投入,专注,还自我评价
2.给他说的方法基本接纳领会
六、期待:
自己对他人的期待:坚持
自己对自己的期待:陪伴
他人对自己的期待:下午饿经贸系
七、我的模式:
八、我深层次的需求:围全感
九、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满足我深层的需求:
多做多做到
生命力:向上
2022.9.4
一、事件:先生带老二去摘核桃,非让去看看树上的核桃啥样。
二、应对:一致性
三、我的感受:平静、惊讶、感叹
本体感受:
对方的感受:
四、想法:
1.以前没注意还有核桃树 ,到了植物园,向环卫工人打听哪儿有核桃树。真好 正赶上管理人员在往下打核桃。
2.才亲眼见到,原来核桃有两层皮,此时掉在地上的是像笨鸡蛋大小的带着大约半厘米厚的绿色的外皮的核桃,去了这层皮(这层皮还很脆,掉在地上就摔出了裂痕),才是我们常见的沟壑纵横的硬质棕色外壳。
3.人是具有亲自然性的,感叹于大自然的神奇。
六、期待:
自己对他人的期待:
自己对自己的期待:对自然界仍充满好奇
他人对自己的期待:
七、我的模式:对鲜鲜事物仍有好奇心
八、我深层次的需求:安全感、
九、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满足我深层的需求:
多做多做到
生命力:向上?
2022.9.5
一、事件:晚上督导个案
二、应对:一致性
三、我的感受:期待、渴望、满足
本体感受:
对方的感受:
四、想法:
1.自己想提升,那就表现的积极一点吧,结果还真是落到了我的身上,个案记录被督导。
2.自己经常面对案主的问题迷茫不知往哪儿走,没有明晰的思路与方向,经过老师个案演练,豁然开朗,受到了启发与引领。
3.感觉更有动力了。
六、期待:
自己对他人的期待:启发引导
自己对自己的期待:持续努力
他人对自己的期待:快点进步
七、我的模式:能够为自己争取机会
八、我深层次的需求:价值感、成就感
九、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满足我深层的需求:
多做多做到
生命力:向上
2022.9.5
一、事件:电影《隐入尘烟》的经典对话
二、应对:一致性
三、我的感受:共鸣
本体感受:
对方的感受:
四、想法:
1.经典对话:啥不是土里生的,啥不是土里长的,土都不嫌弃我们,我们还嫌弃土呢吗?
2.被风吹来吹去,麦子能说个啥?
对镰刀,麦子能说个啥?
对啄它的麻雀,麦子能说个啥?
被自家驴啃了,麦子能说个啥?
被夏天的镰刀割了,麦子能说个啥?
对磨,麦子它能说个啥?
被当成种子,麦子又能说个啥?
3.我的心田原本空无一物,
你来之后万物生长
你走之后一片荒芜
4.还是草编的驴好,不吃草,也不听人使唤。
5.当孤独的人一旦感觉到爱,就再也没办法承受孤独了。
6.之所以大家被触动,是投射了曾经或现在的自己,那个孤独的,不被爱的,没人理的,啥也靠自己的,没人支持的,凄苦的,甚至被世界遗忘的自己。
六、期待:
自己对他人的期待:
自己对自己的期待:
他人对自己的期待:
七、我的模式:
八、我深层次的需求:
九、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满足我深层的需求:
多做多做到
生命力:向上
2022.9.7
一、事件:中午回家晚了,看到老大做饭不紧不慢
二、应对:一致性
三、我的感受:着急、生气、委屈、觉察、平静
本体感受:堵
对方的感受:
四、想法:
1.老大给接回老二,还嘱咐他做点饭。我回到家都十二点多了,看到不紧不慢的节奏就有点着急。
2.赶紧进厨房刷早晨的碗,忍不住说了句,都十二点了,快点。
3.已经觉察到自己的情绪了,表达时能明显的感觉到自己在尽力压着,不知人家听出来了没有。想着是平和地说。
4.觉察到这个情绪是我自己的,和人家孩子无关,人家做的已经可以了。只是我过往情绪的激发。
5.看到自己有应该和标准:我应该及时按点做饭,在十二点半之前做好,看着时间比较紧张,就有点着急。
6.生气的是,都十二点多了,你咋还不快点?你不知道要到点吃饭啊?怎么这么不替我着想或替我分担呢?这些还用说吗?难道你看不出来?还得说出来?
7.同时看到我有事不能及时做饭时,或是非常紧张时,也没有人能代替或者不得不做的委屈,有感觉不公平在,我凭啥要每天做饭?
8.觉察到了,心情就平静了,也就不外发了,回头自己做功课。
六、期待:
自己对他人的期待:
自己对自己的期待:及时觉察抽离
他人对自己的期待:
七、我的模式:对觉得应该做的事,做不到,就着急
八、我深层次的需求:允许自己轻松
九、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满足我深层的需求:
多做多做到
生命力:向上
2022.9.8
一、事件:坦然接受别人的好
二、应对:一致性
三、我的感受:亏欠
本体感受:
对方的感受:
四、想法:
1.昨晚邻居来还电脑时,又给带来了一个西瓜,感觉有点太客气。邻居之间这点事还不应该,还要带东西。让我有点受之有愧,心里有点堵。感觉流动出去的感情,遇到了障碍,又回来了。这件事,是我的资格感不够呢?还是邻居姐的资格感不够呢?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2.君姐给的书让我惶恐 何德何能得到馈赠,让我有亏欠感,不平衡。
3.由此看到我的一个卡点,不敢坦然接受别人的东西,自然给出去的也少。所以人缘了了。
4.看看这个内在是咋了?为什么对此如此的手足无措、不置可否,有时对迎来送往还有点嫌珞珞。
六、期待:
自己对他人的期待:包容
自己对自己的期待:坦然接受
他人对自己的期待:给就拿着,哪那么多事
七、我的模式:有点不知如何平衡
八、我深层次的需求:资格感
九、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满足我深层的需求:
多做多做到,
生命力:向上
2022.9.9
一、事件:督导给做个案
二、应对:一致性
三、我的感受:愧疚、舒畅、平静
本体感受:堵
对方的感受:
四、想法:
1.不敢坦然接受别人的好,是认为自己不够好,不值得,配不上人家的付出。当自己认为自己不够好时,别人对自己的一点点好,便会感恩戴德,非得立即弥补回去 才能稍稍平衡一些。如果不平衡回去,那个少有的对自己好的人会认为自己不识抬举,只知道收不知道给,太贪,装大架,太傲慢,人家应当给,不值得交往,不懂人情世故,最后会连这点人际关系也会中断。弥补回去是想继续维系这段人际关系行为,怕中断。
2.要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看这件事,对方认为是值得的,这样做必然有对方认为的合适的理由,想法,或者这样做,对方舒服,要不然,也会觉得不平衡。
3.要提高自己的资格感,觉察到一切都是自己的塑造出来自我认知,不是真像 ,本来是一朵漂亮的花,别人看着也一直是朵漂亮的花,只有自己非的认为自己是木头。觉察到自己不是木头,在生活的场景里,带着这个不舒服,去冒一点险,不断去拓展自己的边界 ,多一些角度的认知,跳出以自我为中心看事情,跳脱出自己为自己打造的壁垒。
4.流进来,再以更大的循环流出去。
5.原来有4分,现在有1分,再在现实中做到突破。
六、期待:
自己对他人的期待:包容,接纳
自己对自己的期待:更快的卸掉壁垒
他人对自己的期待:
七、我的模式:不能坦然
八、我深层次的需求:资格感
本体感受:
对方的感受:
四、想法:
1.
2.
3.
4.
六、期待:
自己对他人的期待:
自己对自己的期待:
他人对自己的期待:
七、我的模式:
八、我深层次的需求:
九、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满足我深层的需求:
多做多做到
一、事件:丰盛的早餐
二、应对:一致性
三、我的感受:惊讶、喜悦、
本体感受:
对方的感受:
四、想法:
1.海参疙瘩汤、牛奶麦片、豆浆、小米粥、虾仁馄饨、咖啡、小包子、抹茶蛋糕、鹅蛋、咸鸭蛋、水果餐盘、自制酸奶、足够十样小菜
2.一顿早餐就这么多,吃一点就饱了,太丰盛了,不过看着也养眼。
六、期待:
自己对他人的期待:
自己对自己的期待:适量用餐
他人对自己的期待:
七、我的模式:
八、我深层次的需求:安全感
九、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满足我深层的需求:
多做多做到
生命力:向上
2022.9.14
一、事件:送老大进校
二、应对:一致性
三、我的感受:不舍
本体感受:
对方的感受:
四、想法:
1.正好赶上下雨 ,看着孩子过疫情安检通道,走到校门里头后,安检完毕,头也不回的向校舍走去。
2.还有点埋怨这孩子也不到道个别 ,有点不舍。
六、期待:
自己对他人的期待:
自己对自己的期待:正视那一丝丝伤感
他人对自己的期待:
七、我的模式:事到临头才有感觉
八、我深层次的需求:安全感、价值感
九、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满足我深层的需求:
多做多做到
生命力:向上
2022.9.15
一、事件:给的太多
二、应对:一致性
三、我的感受:负担、歉疚、不平衡
本体感受:
对方的感受:
四、想法:
1.给的太多,感觉太客气了,有负担
2.也许这只是我自己认为的,人家为了表达多年的同学之情,这些都不够。
3.换位思考
六、期待:
自己对他人的期待:
自己对自己的期待:能够平衡
他人对自己的期待:
七、我的模式:
八、我深层次的需求:资格感
九、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满足我深层的需求:
多做多做到
生命力:向上
2022.9.16
一、事件:老大发来就餐图片
二、应对:一致性
三、我的感受:小喜悦、轻松、踏实
本体感受:
对方的感受:
四、想法:
1.孩子还是愿意分享他的生活的细节和想法的。发来图片,饭菜还不错,吃着挺香。
2.心里顿时放下了担心,觉得轻松踏实。
六、期待:
自己对他人的期待:努力学习不负青春
自己对自己的期待:放手、放心
他人对自己的期待:放手
七、我的模式:说是不管,只是说说
八、我深层次的需求:安全感、价值感
九、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满足我深层的需求:
多做多做到
生命力:向上
2022.9.17
一、事件:课程中看到讨好和被指责的孩子,有触动
二、应对:一致性
三、我的感受:伤心、难过
本体感受:
对方的感受:
四、想法:
1.雕塑呈现,触动了那个外在似乎看着理智,而内在极力想讨好,极力想屈尊、渴望需求被满足的自己。
而外在行为是逃避和防御,得不到,不想感受那份有可能被拒绝的痛和不堪,于是逃避,装作不在乎,不需要也行。
2.而在这份情绪的积压下,把这份不满和愤怒,转移向了更加脆弱的人,自己觉得好欺负的人,比如指责先生,孩子。
3.看到了自己的防御,那一层还有点厚的壳。
六、期待:
自己对他人的期待:包容、理解
自己对自己的期待:放下防御,内外一致
他人对自己的期待:有话好好说
七、我的模式:遇强则躲,遇弱则呛
八、我深层次的需求:安全感、价值感
九、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满足我深层的需求:
多做多做到
生命力:向上
2022.9.18
一、事件:沟通能量助教收获
二、应对:一致性
三、我的感受:欣喜、力量
本体感受:
对方的感受:
四、想法:
1.可以很自然的坐在陌生的学员之中,而没有感觉到紧张的张力。更自然和淡定。
2.可以做到很自然的打招呼,挑起话题,主动敞开,带动大家的气氛更活跃。
3.可以很好的利用老学员的资源。
4.对于感觉比较冷漠的学员 以前我也是避而远之,能不拉就不啦,自以为不喜欢我,人家不愿意交流。不被带走,现在可以主动靠近。
六、期待:
自己对他人的期待:
自己对自己的期待:再进步
他人对自己的期待:
七、我的模式:觉察到就面对,穿越
八、我深层次的需求:安全感、价值感
九、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满足我深层的需求:
多做多做到
生命力:向上
2022.9.19
一、事件:内心冲突
二、应对:一致性
三、我的感受:同感
本体感受:
对方的感受:
四、想法:
1.心理冲突两种互相对立的情感或欲望同时存在于一个人的心里,当事人既不能放弃其中之一,又无法将二者协调统一起来,从而体验者紧张、不安或其他不快甚至痛苦。
2.神经症病人的主诉:感到控制不住应该加以控制的心理活动。应该和控制不住是神经症病人和心理治疗者时最普遍使用的词语。追起根来,强烈的“应该感”来自父母、长辈的教训,惩罚、强求甚至苛求,来自父母长辈对儿童的不理解,不宽容、和不尊重。惩罚的内化,便是“我应该”,因为一旦出现“不应该”的念头,便感到有受惩罚的危险。
3.控制不住是“应该之暴虐”的产物,是禁忌意识过分强烈的表现。走出心理冲突的道路是发展个人的权力意识。首先得清楚究竟喜欢什么,需要什么。
六、期待:
自己对他人的期待:
自己对自己的期待:了解自己,喜欢什么
他人对自己的期待:
七、我的模式:
八、我深层次的需求:安全感、价值感
九、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满足我深层的需求:
多做多做到
生命力:向上
2022.9.20
一、事件:端写字有点应付
二、应对:一致性
三、我的感受:
本体感受:
对方的感受:
四、想法:
1.写完字,我说有的太胖,有的太瘦,人家轻飘的说:没事。然后看小度了。
2.心想这刚写没几天,可不能放任,得管管,树立对作业严谨认真的态度。于是很严肃的说,写就要认真写,不然没有任何效果,写了也白写。于是修正。
3.对于这个时期的小孩子,各种习惯正在塑形比如按时完成作业,态度要认真,写的不对,及时纠正,都非常必要,还真是要陪一阵子,或长或短。家里要有安静稳定的环境氛围,以使写作业时能沉下来心来,不要浮躁。
六、期待:
自己对他人的期待:做就要做好
自己对自己的期待:温和而坚持
他人对自己的期待:温和
七、我的模式:
八、我深层次的需求:安全感、价值感
九、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满足我深层的需求:
多做多做到
生命力:向上
2022.9.21
一、事件:成功的扭转了大家的方向
二、应对:一致性
三、我的感受:开心喜悦
本体感受:
对方的感受:
四、想法:
1.感觉到自己能力的增长,把原本将要不同去向的三个人,由于自己的敢于表达,最终在一块去向一块。有点能左右局势的感觉。
2.有想法就要表达出来,要不然人家不会知道,找到共同价值,求同存异,不要等待被安排。
3.表达出来,也许对大家都是一个很好的参考。
六、期待:
自己对他人的期待:听我说
自己对自己的期待:勇于表达
他人对自己的期待:看到大家的需求
七、我的模式:看到不同就茫然
八、我深层次的需求:价值感、成就感
九、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满足我深层的需求:
多做多做到
生命力:向上
2022.9.22
一、事件:平静充实的一天
二、应对:一致性
三、我的感受:充实、踏实
本体感受:
对方的感受:
四、想法:
1.跑步、读书,做作业,一会儿时间就过去了。
2.电话和朋友聊天,提到疗愈自己的重要性。只有自己从内而外的变了 ,孩子才能受到影响,才最终发生大人期待的变化。
六、期待:
自己对他人的期待:
自己对自己的期待:常链接
他人对自己的期待:
七、我的模式:
八、我深层次的需求:价值感存在感
九、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满足我深层的需求:
多做多做到
生命力:向上
2022.9.23
一、事件:个案被督导,听平台院长分析个案,下午做个案,跑步
二、应对:一致性
三、我的感受:小紧张、担心、充实
本体感受:
对方的感受:
四、想法:
1.心惠老师督导个案,还是有小紧张,怕表现不好,而认为我不好。有点紧张,不踏实
2.听平台个案演练,院长分析,收获,充实。
3.下午做个案,也是有小紧张,担心,不过还好,顺利做完。
4.一天也没打扫卫生,有点自责。
六、期待:
自己对他人的期待:理解,海涵
自己对自己的期待:合理安排
他人对自己的期待:别耽搁事
七、我的模式:还是有点惧怕权威
八、我深层次的需求:价值感、存在感
九、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满足我深层的需求:
多做多做到
生命力:向上
2022.9.24
一、事件:社会化
二、应对:一致性
三、我的感受:
本体感受:
对方的感受:
四、想法:
1.人是社会化的动物,社会化良好的人,是内方外圆的人,对外圆融,为人宽厚,接纳,包容,内有丘壑,有规矩,有原则,有底线;
内圆外方的人,这种人外人看来讲规矩,重原则,结果内在却极其险恶,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城府很深”、“心机很重”、“阴险”、“狡诈”、“两面三刀”、“心如蛇蝎”、“笑里藏刀”、“绵里藏针”等词汇,就是用来形容这类人的。见了狼就是羊,见了羊就是狼。
内圆外圆的人,这种人内在和外在一样,没有规则和底线,人云亦云,胆小怕事,做事畏畏缩缩,唯唯诺诺,讨好。或者社会化太过。
内方外方:心里怎么想,外在就会怎么做,社会化不足,内在恶,就干坏事,内在善就会8没有城府,内心善良,不讨好不迎合,不撒谎不欺骗,为人正直仗义;但是原则感极强,体现出来就是棱角分明,难以融入集体,容易跟集体显得格格不入,容易被孤立,容易被欺负。比如海瑞。
六、期待:
自己对他人的期待:
自己对自己的期待:弄明白
他人对自己的期待:
七、我的模式:遇到稍难的事或不习惯的事,容易逃避
八、我深层次的需求:价值感
九、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满足我深层的需求:
多做多做到
生命力:向上
2022.9.25
一、事件:私教小组个案练习
二、应对:一致性
三、我的感受:自责、歉疚
本体感受:
对方的感受:
四、想法:
1.觉的人家做的不那么好,在发言时没有给到应有的积极关注,事后看人家的表达,都列出来几点好的地方,而我只是蜻蜓点水,好像此刻有点内方外方的感觉,不那么圆融。似乎感受到了人家的不快。有点自责歉疚。
2.要做到内方外圆,顾及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是需要智慧的。
六、期待:
自己对他人的期待:
自己对自己的期待:会积极关注
他人对自己的期待:
七、我的模式:有时照顾不到别人的感受
八、我深层次的需求:被关注、被看到
九、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满足我深层的需求:
多做多做到
生命力:向上
2022.9.26
一、事件:读书
二、应对:一致性
三、我的感受:
本体感受:
对方的感受:
四、想法:
1.过度保护的形式包括:包办代替、过分控制。
2.过分保护的不利影响:独立生活能力差、社会化不足、性心理不成熟、自我中心、不负责任行为。有的母亲有强烈的
3.过分保护的根源,一般来说,过分保护主要来自母亲,父亲常是协从者。施行过分保护的母亲,大多是基本需要未得到满足的人,因此有几分病态,对子女的过度保护只不过是满足自己需要的一种代偿。他们把本人的不安全感转移到孩子身上,时刻为安全 。焦虑,
六、期待:
自己对他人的期待:
自己对自己的期待:能够应用
他人对自己的期待:
七、我的模式:
八、我深层次的需求:
九、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满足我深层的需求:
多做多做到
生命力:向上
2022.9.27
一、事件:读书
二、应对:一致性
三、我的感受:平和
本体感受:
对方的感受:
四、想法:
1.人性心理学认为,各种性质和严重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就其内在原因来说,是人性的某种属性出现了问题,或各种属性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失衡。这种失衡,导致了不同性质的人性偏离,扭曲、异化。
2.治疗、咨询的基本原则,是触及人性中各类失衡状态,使他们重新恢复相对平衡的状态。
六、期待:
自己对他人的期待:
自己对自己的期待:精进
他人对自己的期待:
七、我的模式:
八、我深层次的需求:价值感、成就感
九、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满足我深层的需求:
多做多做到
生命力:向上
2022.9.29
一、事件:读书
二、应对:一致性
三、我的感受:
本体感受:
对方的感受:
四、想法:
1.一个权利意识和自尊心充分发展的人,往往同时也是尊重别人的人,他可以为了维护别人的权力而不惜牺牲自己。
2.有理想、有信仰的人也不可能不犯错误,错误意味着与自己的理想信仰背道而驰。所以这种错误引起的痛苦为自我背叛性罪感,他促使行为者拨正人生的航向。
3.而在改正错误,为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行为者又会体验到成就感,满意感和道德愉快。
4.违禁性罪感是伪造的的罪感或病态的良心,而自我背叛性罪感为真实的罪感或健康的良心;
六、期待:
自己对他人的期待:
自己对自己的期待:精进
他人对自己的期待:
七、我的模式:
八、我深层次的需求:成就感、价值感:
九、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满足我深层的需求:
多做多做到
生命力:向上
2022.9.29
一、事件:两件事都想去做
二、应对:一致性
三、我的感受:纠结
本体感受:
对方的感受:
四、想法:
1.假期出现两件事,选择出现纠结。
2.放下头脑,让身体做出选择,结果是后者。
3.细想之下,有很强烈的我应该在里面,我应该孝敬老人,应该回家看看,让一颗孤独的心得到一丝安慰和温暖等等,很强烈的道德约束。
4.如果不去,那就会有违禁性罪感,不允许自己。
六、期待:
自己对他人的期待:
自己对自己的期待:轻松做出选择
他人对自己的期待:
七、我的模式:二选一,会有纠结
八、我深层次的需求:安全感、价值感
九、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满足我深层的需求:
多做多做到
生命力:向上
2022.9.30
一、事件:开心、充实
二、应对:一致性
三、我的感受:
本体感受:
对方的感受:
四、想法:
1.得到娃同学朋友的肯定,滋养,在我面前敞开,放松,放下了厚厚的外壳,自如的表达,我只是倾听,便有疗愈作用。
2.放假了,晚上娃约定到小朋友家吃饭玩耍,孩子玩得开心,有质量。
3.晚上还有人请客。
六、期待:
自己对他人的期待:信任
自己对自己的期待:我是受欢迎的人
他人对自己的期待:
七、我的模式:
八、我深层次的需求:价值感
九、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满足我深层的需求:
多做多做到
生命力:向上
2022.10.1
一、事件:国庆
二、应对:一致性
三、我的感受:激动心潮澎湃
本体感受:
对方的感受:
四、想法:
1.国民日益增长的文化自信,助益了我们的民族自信。能感受到由内而升起的自信和骄傲,踏实,安全。
2.做为一份子,把自己的事做好就是最大的贡献。
六、期待:
自己对他人的期待:
自己对自己的期待:多做点,助益身边人
他人对自己的期待:
七、我的模式:为国家的日益强盛而内心激动
八、我深层次的需求:价值感、安全感
九、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满足我深层的需求:
多做多做到
生命力:向上
2022.10.2
一、事件:老二玩羊了个羊游戏自己没通关,大哭
二、应对:一致性
三、我的感受:平静
本体感受:
对方的感受:
四、想法:
1.玩游戏一直没通关,着急的哭了。
2.也许这是大部分孩子都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认为自己应该很厉害,认为自己啥都应该比别人强,玩啥都得赢。
赢了,就代表自己很厉害,代表我很好,不赢,那就代表我不好,还不愿意承认我不好 那就气恼,那就愤怒,那就耍赖。也许这是全能自恋的表现吧,是全能自恋的残余。
3.那要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也是社会化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4.我想做的事情,我期待的事情,并不一定会如期发生,我并不能决定所有的事情,我所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有些是人力所不及或能力所不及的,要认识到这一点,人贵有自知之明。
5.等哭过之后,我说,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应该很厉害 ,觉得自己应该通关 ,可是却没有 ,就很生自己的气。点头,嗯。我说爸爸都没通关,你也没通关太正常了。这不代表你不行,而是游戏太难了,即使是大人也很少有通关的。
你知道吗?有很多事是我们整个人类都可能无能为力的,比如下雨?能让此刻的天不下雨了吗?有谁能做到吗?此刻似乎平复了情绪 ,安静了下来。
效果待定……
六、期待:
自己对他人的期待:别那么气急败坏
自己对自己的期待:给孩子调整到客观中正自我认知
他人对自己的期待:安慰我
七、我的模式:看到娃哭,我能够情绪稳定
八、我深层次的需求:安全感、价值感
九、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满足我深层的需求:
多做多做到
生命力: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