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舆论》| 我们看到的是真相,还是虚假的真相?

图片来自网络

2017年9月30日下午14市14分四川江油发生了5.4级地震,身在重庆的我明显的感受到了震感。但是,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我们对正在发生的事情是未知的。

不到十分钟,微博上的央视新闻以及四川地震局就发布了有关地震的具体消息,包括发生地震的地点、震级、现场情况等。这就是如今科技的力量,它让消息的传播速度快到惊人。

我们怀着强烈的好奇心等待新闻发布结果,我们在新闻发布时毫不犹豫的接受了新闻发布的事实。

然而,我们在接受科技带来的便利时,我们是否思考过着迅速传播的消息是否是真实的,是否有人在幕后操控,让我们接受了虚假的真相?

李普曼在《公众舆论》这本书里对公众舆论思想做了详尽的分析,他向我们展示了舆论的来源、形成和影响,也向我们解释了“拟态环境”、“刻板成见”、“兴趣爱好”。

书中举了大量的例子让我们对现实产生思考,比如战时政府发布的电报由于篇幅限制而局限了事件本身的面貌,比如美国海军陆战队根据一个外国政府的命令参战的虚假性电报被所有人误以为真。

结合到我们的现实生活,当我们浏览到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新闻,当我们身处于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还是需要带有自己的理性去思考去接受,避免陷入他人的圈套。

什么是拟态环境?

李普曼在书中表示,“对舆论进行分析的起点,应当是认识活动的舞台、舞台形象和人对那个活动舞台上自行产生的形象所做的反应之间的三角关系。”在此,“活动舞台”就是真实环境,“舞台形象”是虚拟环境或者世界在人内心形成的图像,而“反应”就是对虚拟环境的判断或评价。

科技发展带来大众传媒的发展,当事件没有发生我们的身边并且我们接触不到的时候,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就是新闻媒介,而大部分的新闻我们都无法亲身经历和感受。新闻媒介通过图像、文字向我们发布信息,我们由此了解到事件的发展情况,我们开始对此新闻媒介发布的事件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作出评论。

可是,新闻媒介并不是把真实世界的里所有信息都发布出来,他们发布的消息都是经过选择、筛选、语言的加工之后再传播出来。所以,新闻媒介发布的信息所形成的事件便是“拟态环境”,我们作出的反应(评价)就是对拟态环境作出的反应而不是对真实环境作出的评价。

由此,李普曼在书中写到,“如果舆论想要发出声音,那就必须利用新闻界加以组织,而不是像今天的情况那样由新闻界加以组织。”

意见为何轻易的被大众接受?

当一个事件发生,消息迅速传来时,我们更多的时候是不假思索的接受,并且开始了兴致勃勃的讨论。李普曼在书中分析了我们在接受意见时所收受到的主客观的影响。

我们在接受一个媒介传播给的残缺不全的事件时,我们就开始了自己的想象。李普曼表示,“一个人对并未亲身经历的事件所能产生的唯一情感,就是被他内心对那个事件的想象所激发起来的情感。”

并且,李普曼还在书中说到“偶然的事实,创造性的想象,情不自禁地信以为真,这三个因素便会产生虚假的现实,导致人们作出激烈的本能的反应。”这就是我们的外部世界与我们头脑中的想象,本身就残破不全的事实与我们的想象混合发酵,让事实的面目更加模糊。

李普曼在书中阐释了“刻板成见”,也就是一件事情的发生之后,我们会根据自己已有的思想去理解和建构。“无论我们的观察对象是什么,我们都会根据自己所熟悉的某种艺术手法为其造型,这就成了我们自己的艺术真实性的标准。”我们的成见一方面是为了节省自身的精力,另一方面成见系统也许是我们个人传统的核心,是对我们社会地位的保护。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成见都带有不利,而是弊与利兼而有之。

除了我们自身的局限之外,还有来自外部世界的阻碍,比如语言的无力感、城市的喧嚣导致的辨别力丧失。

“看不见的环境主要是通过词语报告给我们的。”词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词语并不能完全表达出真实事件的现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只能凭借自己的想象。李普曼指出,人所掌握的词语要比他们想表达的意思少得多,正如让·保罗所说,语言就是一部黯淡的隐喻组成的辞典。

李普曼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带来繁华的同时也带来了噪音,而我们的思想一直浸泡在噪音之中。所以它的辨别力经常变得呆板而愚蠢。我们每个人思考,都需要安静的时间。可是现代都市并不给我们这样的机会。我们的辨别力在逐渐丧失,我们接受消息也就没有思考。

我们自身具有局限,外部世界也有阻碍,当媒介发布消息时,我们会被不由自由的裹挟其中。我们是否应该提醒自己要对外界传输的信息保持一种理性,不要盲从。我们是否应该思考,我们看到的是真相,还是他们为了利益诉求所伪造的真相。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7,113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644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3,340评论 0 3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449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445评论 5 37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166评论 1 28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442评论 3 40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105评论 0 26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601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066评论 2 32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161评论 1 33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92评论 4 32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35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352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84评论 1 261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618评论 2 35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916评论 2 34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公众舆论》写作背景 《公众舆论》出版于1922年,社会刚刚经历“一战”炮火洗礼;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政府为了战...
    一朵柠檬阅读 9,095评论 1 25
  • 《公共舆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它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自1922年问世以来,已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
    15冯子逸阅读 690评论 2 10
  • 摘 要 “黄色新闻”从本质上看,记录新闻事件的同时并没有捏造事件细节,而是在报道中添加过分的煽情性词语,尤其是在报...
    羊立方阅读 10,718评论 1 6
  • 一晃,毕业三年。 而今,才忽然发现,被时光落下了太多。工作能力、需要学习积累的东西、社会交往能力、找对象、考驾照、...
    躲雨De屋檐阅读 229评论 0 1
  • 今天我们亲爱的彩琴生日我们中午出去浪了好久好吧其实也没有多久,就只是两个小时包来回而已,怎么说,其实就是买两个蛋糕...
    玲玲喵阅读 17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