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看到朋友圈晒出来的美食图片、旅游图片内心就百感交集,因为这时我不是在加班就是在等外卖,图中的生活我甚是羡慕但却遥不可及,更加多的焦虑是马上步入“30岁”的大龄部队,而自己却显得碌碌无为,实际情况也是忙忙碌碌,无所成绩。
听到今天谁谁又买了限量款包包,谁又开始计划出国旅游,谁又换了性能极好的车等等。再看看自己工资卡的数额,可能连还信用卡都捉襟见肘时,哀叹一声。就会不自觉的想到可能不管你怎么努力,都无法过上别人晒出来的生活。既然如此,就一直这么丧得过吧。这种心情会长久地持续,不断萦绕在周身,就连一个人的气场都散发着“丧”的味道,让人自动远离你,如果想孤身的过生活,那么恭喜,已经成功了。长此以往,阴郁的气质被培养出来,可以装个伪文艺青年。
这样的生活状态你是否曾有过?有想过要改变?这时候又不自觉的翻看朋友圈,看看别人生活的同时再YY下,感觉自己也在过着这样的生活。内心想得无比富有,现实却在贫瘠打滚。
长此以往肯定是不行的,再翻翻一些大微的文章,“3个月成功赚取100万”、“如何年赚百万”、“我是怎样日薪过万”等等此类的文章中攫取小窍门,想获得迅速积累财富的渠道。周围快速成功的信息已让自己变得越加焦虑,仿佛再不成功就要来不及,再不获得财富就要被社会狠狠抛弃,再不获取财富就要变得一事无成。周围环境瞬息万变,一切皆有可能,一切又皆难可能。
在周围人大都可以快速获利的氛围中,自己也难免有侥幸心理。但是现在更想功利性的去学习,去获取资源。每天充斥在耳边的信息实在是太多了,根本无暇筛选,除非在有钱有闲的时候。曾经,我每天都处在无所事事的状态,刷微博可以刷一天,看视频可以看一天一夜,尽管有大量的时间,却没有用来学习上,但当你忙碌起来的时候反而想着如何学习,如何精进,觉得自己欠缺的仍有很多。有目的的学习反而更能激发人的兴趣点及动力。
如果我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就会迫切查询相关信息,在短期内的文字阅读量可以达到平时一个月的水平。只想尽快查到自己所需为自己所用,尽快解决目前的问题。如果是让我平时慢慢积累反而达不到现在的效果。
有的时候对某个事物感兴趣,比如想学习钢琴,想学平面设计。也去报了相关的兴趣班、培训班。每周都要在固定的时间去学习。但是后来难以坚持,在那段日子里,我绞尽脑汁编造各种不去的理由,完全超过了我上学时所用所有的借口,想着法儿的不去。现在想想估计那时老师听了都啼笑皆非。无可奈何,就是坚持不下去,学习的效果亦是平平。但是当公司组织年会需要员工出节目的时候,为了速成练会一首曲子,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弹得七七八八。诚然觉得功利性的学习也不算件坏事。
在羡慕别人生活的同时,也盼望着自己也能迎头赶上。在工作中,如果觉得自己某项技能欠缺,就加紧去学习,可以在短期内获得技能应付解决工作。在社交中,如果觉得自身哪方面不足,也能够快速弥补。虽然无法和经时间锤炼积淀的内涵神韵相比,但是功利性的获得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自身的不断完善,且效果立竿见影。
我并不排斥这种功利性的获取和努力,如果能让自己不断优秀,我只想变得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