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一本我完整读完的法国文艺小说,并且带来了心灵上的某种触动。
我是很难读进去文艺小说,甚至很难坚持看完一部文艺电影。或许是因为大多数文艺作品多是思想的阐述,和对生活某件事某个场景画面的感触,这是及其个人化的感受,而每个人对于每一个场景,书籍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我很难在文艺类小说中找到共鸣,不过也正因如此,当读到一本可以触动自己的心灵的书,才会觉得更加惊喜。
不像情节类小说,书中没有明显的故事情节和跌宕起伏的剧情和情节主线。前半部分主要是交叉描写一栋高级公寓的门房勒妮和住在这所公寓里的十二岁小姑娘帕洛玛的心理世界和她们各自的生活和思想。只是因为住在同一栋楼里,她们的生活偶有交叉,但是分属不同的阶层,也并未看出她们会有什么更深的交集。因为她们都像刺猬一样紧紧包裹着自己,包裹着她们各自的优雅。
勒妮,故意在人前表演出一副无知邋遢的门房的形象。而实际上,她勤奋刻苦,学识渊博。她热爱读书思考,对世界和周围的环境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小小的门房室里,藏着一个丰富的文化世界。喜欢封闭在自己的无人之境,却有着非凡的优雅。而由于家境的贫困,幼年时,亲眼见到自己的姐姐被富家子弟始乱终弃而痛苦死去。这些记忆都留给了她难以磨灭的阴影。为了自我保护,她用刺猬的外表掩饰自己的内心,然而,真正的她从未放弃过对生活,对艺术,对美的追求。直到遇到小津先生,在小津先生的鼓励和欣赏下,她才慢慢试着去褪下长满刺的外衣,最后为了救一个流浪汉而丧生。
帕洛玛,是一个年仅十二岁的家境优渥的小女孩。作为一个并不安分的天才小女孩,从小就看透了成人世界的虚伪和空虚,常常独自躲起来思考问题,而被别人认为不正常。她痛苦孤独,同时又对周围的人事有着一种轻蔑的态度,于是她计划在十三岁生日的时候自杀,并放火烧掉房子。
然而有着同样频率的人总会发现彼此。虽然勒妮和帕洛玛看似交集并不多,而帕洛玛却敏感的发现勒妮并不是一个普通的门房,她有着刺猬一样的优雅。直到小津先生的出现,在一次意外的交谈中,勒妮没有很好的演示自己的内心世界,却从此改变了她的生活。小津先生发现了勒妮的优雅,同时和聪明的帕洛玛成为了忘年交,三个人的生活和内心世界从此发生了变化。勒妮从抗争掩饰,到释放自己的痛苦,并且接受自己。帕洛玛从孤独愤世嫉俗到放弃自杀计划,用心去发现生活之美。
这本书充满了哲学意味,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人性的思索,以及对于文学和美的感受,充斥在勒妮和帕洛玛的思索和自白中。一个从富家小女孩的视角,一个从底层门房的视角,两种视角下却有着某种相似的存在。比如对艺术和美的欣赏,对于成人世界虚伪的蔑视。而生命的价值是什么?在勒妮死去的瞬间给出了答案:重要的不是死亡,而是死亡的那一刻,在做什么。当他们彼此相遇,坦诚自己的内心世界,用彼此的包容与爱化解了尖锐,留下了最美好的东西。
悲剧的结尾中,用美好做了升华,使得这美好更加触动人心。勒妮试着去放下戒备,爱上一个人;帕洛玛放弃了自己的自杀计划,去追寻“曾经”中的永远,追寻这人间之美。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保护色,这些保护色看似保护了自己,实际上也隔绝了人间之美。有的读者觉得勒妮的自我保护过于矫情,但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矫情的一面,只是书中将她的心理活动详细的描写了出来。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也是不同的,所以也很难理解他人的自我保护行为。而正是因为如此,发现频率相似的人,是多么不容易。而刺猬的外衣,更加减少了这种可能性。艺术的世界不同于现实,却也可以引导现实。就像帕洛玛的发现,追寻“曾经”中的“永远”,用发现爱与美的眼睛去看待这个世界。“曾经”中的永远是美好的回忆,人间之美是我们当下和未来的生活。适当的放下自己的戒备,用优雅发现优雅,那重重的外壳不过是我们作茧自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