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此时处于中年职业焦虑阶段,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发展,这件事我能做,那件事我也能看,但没有一项是精通的。面对更年轻的同事进入公司和AI的冲击,你是否倍感压力。是否处于被和谐或者在和谐的边缘,面临家庭的重担,不敢随意跳槽,也不知道自己要往哪跳......
以上这些状态,30岁以上的职场打工人或多或少可能会遇到。在过去几年的职业危机期间,我经历了两种状态。
1.高不成低不就:有难度的活做不了,遇到后容易陷入深深的焦虑,第一反应是逃避,暴露问题但我不解决问题;比较简单的活自己又看不上,喜欢当甩手掌柜,导致卡在中间的位置不上不下,没有突破。
2.从所做的事中获得价值,行动力差:经常能在反思日记能写下几千字,但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后来才发现,找到自己的方向可能是需要一生的时间去探索。人在感觉自己所做的事情没有价值的时候,行动力会减弱,这样的表现其实身边的人都可以看的出来。如何从所做的事中获得价值,是我近一年一直在摸索的问题,远离负面的人,寻找自我特点,将手头上的工作与更大的目标相结合,这是我在探索过程中找到一些方法。在与同事交流的过程中,我能感受到自己正在发生的一些变化。自己所做的事对用户、我们自己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正如同事所说:“我们其实做的事情很伟大”,只是我们之前没有意识到。
走出这道坎需要很长时间,虽然现在职业焦虑在慢慢缓解,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收获:做好每一件小事。
在工作中大家已经习惯“挑肥拣瘦”,喜欢做更能出成绩的事情,正如二八定律一样,其实有80%的工作是看起来普普通通但做好也并不容易的事。能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超出大家预期的人太少,例如做好一个会议纪要、写好一份文档、做好一次演讲......都需要付出很大的精力。
如果你此时处于职业焦虑阶段,不知如何是好,不妨放下“眼高手低”的心态,努力做好手上的小事,哪怕是一次简单的交流。工作是由一件件小事积累而成,获得别人的信任是一项重要的能力。最近看到辉哥说的“信任是一种能力,让别人缺少信任是自己能力差,而不是别人”我才真正的明白过来。在这每一件的小事中体现出自己的价值,也会得到别人的认可,这样可以现成一个正向循环,由小及大,一点点走出中年危机的魔咒。
公众号:小胖子成长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