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1887年生于纽约。原姓富尔顿(Fulton),其祖先曾参加美国独立战争。她本人大学时期主修英国文学。1919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类学,是Franz Boas的学生,1923年获博士学位。1927年研究印第安部落的文化,写成《文化的类型》(Patterns of Culture,1934年出版)一书。1940年著《种族:科学与政治》(Race:Science and Politics),批判种族歧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对罗马尼亚、荷兰、德国、泰国等国民族性的研究,而以对日本的研究,即《菊与刀》一书成就最大。战后,她继续在哥伦比亚大学参加“当代文化研究”,于1948年9月,病逝。
日本,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岛国,一手造就了一场世界大战,另一手造就了二战后世界最大的经济奇迹。战中的日本为什么要扮演令人发指的侵略者?日本的野心到底有多大,真的想吞掉美国吗?成为唯一一个被原子弹轰炸的国家后,又是怎样迅速复兴崛起的?当今经济衰退、政局混乱的日本,是否还秉持大国情怀……所有问题都能在这本《菊与刀》中得到解答。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本尼迪克特用“菊”与“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以一个西方人的冷静视角,通览日本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既抓住了日本文化细致的地方,又将它置于东方文化与太平洋岛屿文化的人类文化学视野里。时至今日,她被公认为历史上最懂日本人的作者,《菊与刀》这本书被公认为史上描写日本文化的第一书。此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其极大的影响至今不减。
·1932《文化模式》——“文化形貌论”:
·文化本身其实就如同个人,可以分成许多不同的人格类型,每种类型使文化产生不同的差异,也塑造出民族集体的性格。
·文化相对论的观点:每种文化各有自身的特性,因此不存在谁好谁坏,谁优谁劣的绝对判别。
·1946《菊与刀》:
·巧妙地回避当时研究者对心理学研究方式的论战。
·文化遥距研究法:①日本发布的宣传电影;②集中营中的日裔美国人;③战俘的访谈记录;④日本人的文学作品等
·文化形貌论——日本文化的特质
·孩子教养的角度——剖析日本人的生命史
从战争切入→日本文化和日本人的行为、性格:日本人和西方人在战争常规上的一切差异,都是了解他们的人生观和对人的全部责任的看法的资料。
·从日本“社会内部的等级秩序”到“国际等级制度固定的世界”
→日本对等级文化的迷信→在侵略外国时也试图输入这种等级观念。
··“各得其所”的社会等级秩序
·西方人:“自己生存,也让别人生存”;“门户开放”政策
·日本人:只要各国拥有绝对主权,世界就会处于无政府状态→日本有必要建立等级秩序。(领导这一秩序的只能是日本,因为只有日本代表了一个真正自上而下的等级制国家,真正懂的“各得其所”的必要性)
→日本在等级秩序下完成了现代化(教育、交通运输、电力钢铁...)→应该扶持落后的中国等东亚“兄弟”作为“大东亚的同等种族”,并将英国、美国、俄罗斯等西方国家从这一区域去除,使之“各得其所”。
→各国应该统一于一个“国际等级制度固定的世界”中。
·对日本而言,这是它创造出来“最合其心思的幻想”;对他国而言,不能用同样的眼光来看待。
→坚持固有态度:对等级制的信仰和依赖(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1940“日德意三国公约”——“各得其所”
——日本特使向国务卿赫尔声明“使万邦各得其所乃帝国坚定不移之国策...与上述使万邦各得其所之帝国根本国策背道而驰,帝国政府断然不能容忍”
·日本人生活——根据其社会经验所培育的生活准则
——承认等级制对日本来说就像呼吸那么自然
·日本近代的西化→不矛盾仍是一个贵族社会
每一次接触、寒暄都必须表现出双方社会等级的差异
敬语,如,“吃”、“坐”,根据亲属程度、上下级关系选择不同的“用语”。
鞠躬、跪拜——遵照严禁的规则和观念(向谁鞠躬、鞠躬的程度)
·对等级制的尊崇是一门艺术,需要无数因素的平衡,在特定情况下,某些因素可以互相抵消,另外一些反而增强。
·等级制建立在性别、辈分的基础上,长嗣继承制,是家庭生活的核心。
·姓氏、族谱的等级观——上流、贵族社会才有姓氏、族谱
→日本是“长兄”,其他国家都是“弟弟”→这个观念必须贯彻到占领地区的家家户户、每位居民。
·每个日本人起初都是从家庭中学习等级制习惯,然后把他们所学的运用到经济和政治等更广阔的领域。
·日本学习唐代官阶、品位和律法,但不从中国学习(如科举制)取代等级制的其他生活方式,把官位授予世袭贵族和封建领主。
·天皇万世一系(相比于中国王朝更替)
·武士(区别于农、工、商):特权阶级的标志——佩刀
→德川家康时代的政令:“凡是对武士无礼,对上级不敬的庶民,就地处斩”
··“精神”、“观念”、“信条”的战争
·“这不是军事上的较量,而是日本人信赖精神与美国人信赖物质的抗衡”
·“弘皇道于四海,力量悬殊不足忧,吾等何惧于物质”
→这不是专门为战败而准备的托词。
·日本人视战舰枪支为内在精神的外在象征→武士的佩刀是道德品质的象征。
·“以吾等之血肉抗敌之钢铁”
·“神风特战队”——精神可以战胜死亡
··“日本精神”与“耻感文化”
·“世界的眼光始终注视他们”——最“男人”的姿态登上救生艇,否则“会遭受世界的嘲笑,美国人会把你们的丑态拍成电影,拿到纽约放映”
·不投降政策——战俘:除了极少数以外,绝大部分士兵都是在负伤、失去知觉、丧失抵抗力的情况下被俘的。
·“未建寸功就默默死去是莫大耻辱”
→只有视死如归才是美德,小心谨慎是可耻的。
→牺牲精神、光荣精神、投降可耻:
西方人:在战斗中拼尽全力,却发现陷入绝境,都会投降,不会战斗至死——同时认为自己是光荣的士兵,不会感到耻辱。
日本人:光荣,意味着战斗至死。无望的境况中日本人会用尽最后一颗手榴弹或者大规模集体自杀式攻击...无论如何都不会投降!
→如果被俘“在日本他就再也无法抬头做人”,丧失了名誉,成为了“死人”。
→按照他们的信条——用适当的方法自杀,可以洗刷污名并赢得身后好评。
→日本人眼中,成为战俘的美国人,仅是投降这一事实就够可耻的了,成为“废物”——俘虏营中美国人发笑
·“耻感文化”中人们的善行依靠外部力量的推动。羞耻作为一种心理感受,是对别人批评的反应,羞耻感的产生都是需要外人在场。在“耻感文化”中没有坦白忏悔的习惯,因为只要不良行径没有被别人发现,就不会感到耻辱,也就没有必要坦白忏悔而自寻烦恼
·“耻感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①日本两次崛起(明治维新——战后崛起)
②助长了二战中日军的反人道行为
··死亡观念
·“死亡本就是精神的胜利,我们对伤者的细心照顾就好比飞机上的救生设施一样,是违背英雄主义的。日本人也不会像美国人那样,在日常生活中依赖外科医生。”
·日本人对伤病员的态度“干脆杀掉伤员”——本国同胞的基本态度
··“天皇”观念
·“没有天皇的日本不是日本”
·“纵使日本战败,所有的人本人仍一如既往地尊崇天皇”
·“为天皇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