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焱公子
我第一次公众演讲,是在小学四年级。
语文老师让所有同学依次到讲台前,题材不限,讲3分钟。她给了我们3天时间准备。
我是班长,老师让我给全班打个样,要求我第一个上台。
我当时正在读《三国演义》,想了半天,决定讲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
3天时间,我牢牢记熟了所有内容。
当我站上台,迎着几十双眼睛,突然就慌了。整个人缩在讲台后,双腿不住发抖,双手也无处安放。
我开始背书,快速、机械地背。整个片段背完,额头和手心全是汗,之后羞赧下台。
没有重点,没有情感,与听众没有交流,严重超时……那真是一场失败至极的演讲——如果,这也算得上“演讲”的话。
在之后的学习与工作中,除了必要的场合,我没有太多机会做公众演讲,也当然更没有专门训练过。
后来当我离职创业,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参与各种线下活动与思想交流时,奇妙的是,很多人都开始由衷表示,你讲得真棒。
坦率地说,若从台风、演讲技法、表现力甚至仪态等方面,如果你要说我棒,那要么是恭维,要么真的是纯瞎扯。
我自己什么样,我不清楚么?
唯一有一点,也许是因为长期坚持写作,我通晓一些底层逻辑——毕竟写与说,本质上都是在表达。
你若能写出一篇易于传播的文章,大概率上,也一定能说出一个让人感兴趣的观点。
正如TED掌门人克里斯·安德森在其著作《演讲的力量》里提到的:对于演讲来说,语言才是至关重要的。
这里的语言,就是指内容本身。只有形式没有内容的演讲,是一种本末倒置。
那么,在讲台上呈现一场精彩的演讲,应该如何准备内容?克里斯·安德森给出了四条基本建议:
1.聚焦于一个主意。
2.让听众关注的理由。
3.用听众熟悉的概念表达你的主意。
4.让你的主意值得分享。
我把这四条与我在写作上的心得进行对照,发现完全一一对应。
第一点,聚焦于一个主意。在写作上,我们叫选题。选题必须具体而聚焦,才更容易写得深入。
第二点,让听众关注的理由。在写作上,我们叫与读者有关。即你写的东西当然应该设定明确的受众对象,这样别人才有打开你文章的理由。
第三点,用听众熟悉的概念表达你的主意。在写作上,我们叫降低门槛,说人话。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家的注意力都有限,刻意装X或者拔高专业门槛,只会让受众更快跳出。
第四点,让你的主意值得分享。在写作上,我们叫赋予读者价值感。只有你的内容真正对人有价值、有用,别人才会主动愿意去分享。
你看,所有的点完全对应,所以,这是底层逻辑。
也正是我虽然没有经过一天正规训练,便能上台张嘴就讲的原因。
其实,我们都一定有各自的禀赋与不同经历,学会迁移并化用,向过去的自己充分借力,你也一定能学会想要掌握的新技能。
当然,对于公众表达,如果你还是想系统了解一番,或许也可以看看这本《演讲的力量》。
我一直坚信,所有的知识传输,如果只是停留在术的层面,比如直接讲方法论,甚至一些讨巧的做法,无疑都落了下乘。
只有先在道的层面讲透彻,之后层层落下,再结合诸多丰富案例,才可能真正给人以深入的思考与启迪。
这本书,恰恰是我看过的相关书籍里,最好的一本。推荐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