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讲了老狐狸李渊夺取天下建立大唐的事,今天咱们讲讲这玄武门事变的最直接受益者,唐太宗李世民的丰功伟业。
不管是《旧唐书》、《新唐书》还是《资治通鉴》上,都对这位皇帝有着非常高的评价,李世民被评价成了政治家、战略家、思想家,史书上他治下的贞观之治那是相当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四海之内无不跪服在这位天可汗的雄威之下。
咱们今天就从头开始,深度了解一下这位千古一帝,看看到底是不是这样。
少时天赋异禀,营救隋炀帝。
确实是有这么回事。隋大业十一年(615年)骚包至极的隋炀帝一边炫富一边巡幸北塞时被看他不顺眼的始毕可汗率骑数十万给围在了雁门关,进退不得。
所以隋炀帝就下令招募全国内的能人异士前来勤王,而少年李世民就是其中一位。
但要把这功劳归于李世民高瞻远瞩,那显然有点牵强,只能说是正常操作。
为什么说是正常操作呢?
他是嫡次子啊,在没造反的时候是没资格继承李渊唐国公爵位的,难道遇到这个能够勤王的千载难逢的机会他李世民不心动?
而且在那个年代,哪个世家子弟简单?都是千年的狐狸,就别玩聊斋了。
所以,营救隋炀帝的事,你说李世民有心想要自己建功立业闯个贵族爵位,这得承认,但没上升到天赋异禀这个高度,还是处在世家子弟的普通水平线上的。
联合裴寂、刘文静逼迫李渊起兵造反。
这件事,也有着比较大的出入。
李渊什么人?装怂让老阴逼杨广都看走眼了的人,说李渊没胆子造反还得靠儿子逼,这个真说不过去。
隋大业十二年(616年),长子李建成就被李渊派去河东联络世家去了。
隋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被调往山西晋阳当太守,随后马上就起兵造反。
那么,如果李渊是被李世民逼得造反的,那么早在去年的时候李渊派李建成去河东联系世家干嘛,是去了个寂寞吗?
只能说,李渊被调任山西晋阳,他觉得山西是个好地方,有众多人口等资源可以让他利用,可以争取最大化利益,同时又觉得时机差不多成熟了,所以才选择起兵造反。
那会硬是扯上李世民,逻辑上实在是说不通。
老爹立国大唐,次子李世民立下汗马功劳。
这一点要承认,李世民在大唐立国初期确确实实是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其中大部分割据势力都是通过他之手才打败降服的。
而李世民也在这些年中,成就了他军事家的美名。
但我们都忽略了一个历史事实,那就是李渊无人可派。
立国初期,大唐很多方面都不是很稳定,李渊既需要拉拢世家之人壮大自身,同时也要对外用兵征战天下。
而兵权这个东西在当时是最让掌权者忌讳的,李渊身为隋朝臣子,自然不会让兵权落入旁人手中,所以只能在自己三个儿子里面选。
长子李建成是当接班人培养的,外出领兵作战,不确定性太多,风险与收益不成正比,显然不合适。
次子李世民和四子李元吉之间,显然李世民更合适担任这个角色,所以李渊很自然地选择了派李世民出征。
也可以说,李建成和李世民在李渊立国之初就已经被安排好了路线,一个辅佐他治理天下当接班人,一个外出征战马上打天下。
这其中,谁更重要?几乎所有人都能看出来吧。
你品,你细品。
玄武门事变。
这是李世民平生最大的黑料,没有之一。
大唐武德九年,李世民在长安被李建成逼得无路可退的情况之下,选择铤而走险在玄武门袭杀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进而逼迫李渊立他为太子并退位于他。
事实的确是这样,也就是说,李世民杀兄夺储君之位的恶名是没得洗的。
但这件事是李渊一手造成的。
武德元年的时候李渊就对李世民许诺,只要他为大唐征战天下平定割据之乱,就会封他为太子。
年少的李世民肯定信以为真,甚至认为自己老爹是不是烧糊涂了才会说出那样的话。
毕竟长子李建成没病没灾也挺正常的,在那个奉行嫡长制的年代,李渊选择给李世民希望确实让人捉摸不透。
而年少的李世民也不管是真是假,反正他当真了。
于是就有了后来李世民的一系列卓越战功。可以很负责任的说,大唐的大部分江山真的是李世民打下来的。
但李渊反手就给了李世民一个响亮的大耳光。
正当这位二儿子兴冲冲地回来想要老爹论功行赏(太子之位)的时候,李渊还是选择了常规操作,立了长子李建成为太子。
你说李世民心里没气?怎么可能。又想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那马儿能干嘛。
不过,李世民那会还没有强大的实力去跟自己老爹还有大哥掰手腕,也明白嫡长制终归是正常举动,所以也就忍气吞声了。
但是这并不代表李世民就死心了。
恰恰相反,他想到了隋炀帝杨广。那个利用了非常规操作干废了太子的隋朝二皇子,同样也是老二啊。
李世民在学杨广,他开始锋芒内敛,选择伺机而动,而与此同时,对老爹李渊的愤恨和对大哥李建成的嫉妒心理是越来越大。
武德四年,在破了洛阳王世充的防之后,李世民终于拥有了自己真正意义上的嫡系势力,那就是李渊册封的天策府。
这个机构,在名义上略逊于太子东宫,但机构职能都差不多,甚至说只要操作得好,天策府也可以超过太子东宫的。
可是,李世民的心情也只能用悲喜交加四个字来形容。
喜的是,天策府可以给他一个名正言顺招贤纳士的机会,让他可以以此为基础在朝堂上跟太子李建成做斗争,而不用偷偷摸摸私下里玩那些不正规的套路。
悲的是,这看似机会难得的同时,老爹李渊也给他以后的路安排了一个结局,那就是成为太子李建成继位的垫脚石,最好也就是落个闲散王爷,了却残生。
为什么这么说?
李渊不会无脑到那种地步,在明确了太子之位的时候,还要傻乎乎地把自己的二儿子拉起来,间接地造成让他们自相残杀的局面,这样对整个大唐极为不利。
他这么做的根本原因,是利用两个儿子争夺储君之位的同时,消耗掉那些抵挡不住诱惑又选择了各自站队的世家之人。
尽管他的两个儿子斗得不可开交,但只要不是涉及到各自的人身安全,李渊大多都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甚至有时候还会故意偏袒太子李建成一方。
但是,朝堂之间的派系斗争哪会没有成本呢?在三位皇子都安然无恙的情况之下,就只能是底下那些站队的人倒霉咯。
所以,李渊是为了彻底加强中央集权,摆脱立国之初太过依赖世家拥戴的现状,而选择的一个权衡之计,只是这个计策,得益者是李建成,或者说是整个大唐,真正悲哀的,只有李世民一个人,他是从争斗一开始就注定就要被李渊放弃的一枚棋子。
但是,棋子也有野心,而且相当的大。
李世民其实也明白李渊的意图,但是皇位的诱惑力实在太大,被勾起了野心的李世民怎么的也想去拼一把,毕竟前面还有一个忍了十几年的例子(隋炀帝杨广)在呢,他怎么可能不动心?
从武德四年到武德九年这几年时间,李世民逐渐地减少了外出征战的次数,而是把精力放在了朝堂之上。
但是这么做却没有改善局面,相反到了武德九年的时候,李世民一派几乎被李建成一派打压得没有立锥之地了。
这其中当然少不了李渊对李建成的偏袒(也可以说刻意为之)。
李世民如果不选择铤而走险发动玄武门事变,那么他将再也没有任何机会登基称帝,只能选择当个闲散王爷了。
所以,悲哀的那个人从李世民,变成了李渊。
李世民登基,是李渊的妥协,也是一个父亲的无奈。
玄武门事变成功了,在杀了大哥和四弟之后,李世民成了那个嫡系中唯一的皇位继承人。
这等于把生死抉择摆在了李渊面前,到底是减少损失助力李世民登基还是干脆一屠到底,放任大唐江山不稳再另外选择继承人。
答案很显然,李渊还是选择了减少损失,毕竟李世民也是经历过战争洗礼的。
而且这么些年下来,虽然差了李建成不老少,但是比起其他那些还未成年的儿子来说,李世民已经非常优秀了。
李渊输不起,他无法想象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李唐江山因为自己的一念之差而毁于一旦。
所以,玄武门事变,李世民杀兄不假,但是囚父、逼父,显然是把李渊当路人甲了。
同时,个人认为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事变,从根本意义上来说,是他破釜沉舟之后的唯一选择。
这件事,儿子们都没有对错,错的是父亲李渊本人,是他自己想要削弱世家,结果没玩好还白白丢了两个儿子的性命。
贞观之治,真的不是说说而已
从人口方面看,武德九年明面上的两百万户通过贞观之治二十三年的努力达到了三百八十余户。
这里很多人都要说,那是因为世家隐藏了人口,李世民做得再多,也不过就是清查出了一部分隐藏人口而已。
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隋朝两父子就是用很强硬地手段清查户口,动了世家的利益,以至于在短短三十七年就断送掉了大隋王朝。
李渊同样也在做这个事,他付出了自己两个儿子,其中一个还是太子的代价,也没有很显著的成效。
到了李世民这里,哪怕就是这个三百八十万户再怎么有水分,李世民清查户口的功绩也跑不了,因为他成功地清查出了部分隐藏户口,大唐江山也没有因此而产生动荡。
换做其他人,还真不一定能够做到,这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最具代表性的体现。
灭东突厥,活捉颉利可汗
活捉草原之主哪有这么容易啊?
考虑过找不到、追不上的问题吗?
北方一望无际的草原,游牧民族自上而下都是高机动性的,要想在那么广阔的地方找到其中的大部队并且成功活捉首领,哪是一张纸寥寥数笔就能写得清楚的?
这里面富含了李世民极高的军事造诣,或者说,李世民跟颉利可汗玩上了兵法,选择了示敌以弱,从而让李靖等人搂草打兔子,给他来了个关门打狗。
就算是这一切运气成分居多,活捉东突厥首领颉利可汗本身就是盖世奇功了,换做别的皇帝,哪还能做到呢?
但是,李世民也有他的短板。
非嫡长出身。
这个嫡长制,是对嫡长子的一种全方位的保护。不管是皇室还是世家,百分百都只会选择培养嫡长子,绝对会把最好的资源留给嫡长子,教会他全部的不传之秘。
但是同时,也是放弃了出嫡长子之外的所有儿子。
他们一般都会早早成家为家族联姻争取势力支持,为自己的家族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同时还得不到嫡长子那样的支持和大部分资源。
李世民就是吃亏在这里。
他得位不正,就必然会被世家们看不起,同时也会遭到世家们的普遍裹挟和拿捏。
世家之间的屠龙之术可不是开玩笑的,隋末时期李渊就是假传圣旨裹挟了山西人才有了造反的资本,他李世民也怕一个操作不好而惹怒了世家。
如果在治理江山上面,可能李建成在那个位置上确实要比李世民要做的好,这个要承认,因为没有那个得位不正的因素在,李建成有时候就不会委身求全,跟李世民一样玩什么从谏如流的把戏。
没错,李世民的从谏如流,并不是他本意,实际上,是无奈之举。
他奈何不得那些世家们,只能这样在史书上给自己找点面子回来。
要不然,魏征这个大喷子能寿终正寝?那是在开国际玩笑。
要不然也不会交代房玄龄在写今上本纪或者起居注的时候特意交代要用直笔了。
死要面子活受罪。
这里说的是李世民对待扶桑和吐蕃的态度。
按道理说,他当时连东突厥都灭了,不可能会把吐蕃和扶桑放在眼里啊。
但是结果却截然相反,李世民答应了吐蕃送葬干部的请求,把文成公主嫁给他做妻子。
文成公主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文成公主带过去的人和大唐耕作的技术,全部传入了吐蕃,让那些在高原上知道种植低产量的青稞的人们,瞬间有了翻身的资本。
这种结果除了成全了李世民“天可汗”的圣名之外,对于大唐来说其实没有半点好处。
扶桑就更不用说了,李世民用兵都打到高句丽了,怎么还会允许离高句丽不远的扶桑人不断地学习大唐的技术呢?
其实,这跟地理位置有关。李世民是打到了高句丽不假,但他也怕折在这里。毕竟他的那位偶像杨广同志在高句丽也没讨到什么好,反而还加快了他大隋的灭亡。
而扶桑就更不用说了,又多了一片海作为天然屏障。如果说,打高句丽还可以掠夺人口的话,那么打扶桑就看不到丁点好处了。
当时的扶桑在大唐看来,人又矮又挫,地方也不大,也出产不来什么东西。
活脱脱一个刚脱离原始部落的地方,李世民要来干嘛?要来存放寂寞吗?
弥留之时,留给继任者的肺腑之言。
晚年的李世民,和世家们斗了半辈子,不能说失败,但是也没有成功。
他作为皇帝,势力实在是有限。
不然他也不用去写《帝范》去讨好儒家之人了。
但是李世民却在弥留之际,告诫李治,不要学自己。
很多人都看成了李世民是在吹嘘自己。
其实不是的,李世民是在告诫李治,千万不要学《帝范》。
《帝范》中的王道治国和鼓吹的分封制,在当时来说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这只是李世民在政治博弈中为自己拉拢支持者的一个妥协之举,他自己都不信那玩意,怎么可能拿去坑害后人呢?
幸运的是,李治确实没有去学习那所谓的《帝范》,这也算不幸中的万幸了吧。
总结:大军思考了好久,才选择动笔写出李世民的事迹。
他并不是正史上那个丰功伟绩、一人喝退十万大军的神,他没有那么高高在上。
但同时,他也不是有些人说的那样无能,只靠改史书而一味地鼓吹自己。
他的一切都是李渊造成的。
李渊毁了一个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却同样成就了一个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