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仁宗嘉祐年间考取进士,跟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号称“三苏”,是宋朝著名的大文学家。
苏东坡喜欢游山玩水,时常到各处去寻幽访胜。赤壁是三国时代东吴跟蜀汉联军大败曹操的地方,但赤壁在湖北有三处:一在汉水旁,竟陵的东边,就是复州;一在齐南,就是黄州;一在江夏西南一百里,今属赤壁市。江夏西南一百里那个赤壁,才是赤壁之战的古战场,而苏东坡所游的赤壁在黄州汉川门外,不是曹操战败的地方,他写了两篇《赤壁赋》,但名称虽相同,地点却不同。
因为他才华横溢,文笔流畅,把赤壁描写得灵秀峭拔,使后人对于此地怀有向往之情。他在《后赤壁赋》中写道:“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寓意启示
“水落石出”最早见于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风翕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本是描写冬天的一种景象,因为冬天雨水少,河流水位自然降低,丰水期隐藏在水里的石头也就显露出来但是后人把这句成语引申为真相毕露,疑云悉破之意。
例句应用
①《红楼梦》第六十一回:“如今这事,八下里水落石出了,连前日太太屋里丢的,也有了主儿。”
②老舍《赵子曰》:“我慢慢的访察,自有水落石出的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