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源泉,源自一个终极发现。
那便是万事的第一因在于自己,而不是他人和环境。
于是永远不再迁怒,不再急躁,不再等、靠、要。
一切的痛苦不是因为自己,不是因为他人,也不是因为环境。而是对做人、做事以及周边一切的规律缺乏观察、审视和体认。
这种认知的局限和实践的缺失,造成了苦。造成了自己的苦,更严重的是造成了他人的苦,更加严重的是造成了一个苦涩的环境。
在这个环境当中,每一个个体都在应激的、用力的、不知不觉的把苦甩给别人,那些自以为善者恐怕也未曾逃脱这种不知不觉。以为这样便可以使自己快乐起来。适得其反,苦的绳索传遍了每一个个体,甚至连桌椅板凳都不能幸免,而且越勒越紧,苦上加苦,无有出期。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总而言之,他强调和归因于一个法字。既知有法,何不想个法子去减轻自己的苦受,同时兼顾关怀他人和环境的苦受,那些给他人造成苦的原因,何尝不是给我们自己造成苦的原因呢?
带着这样的心情去学习和实践,善与人交,所谓的苦受还是苦吗,所造成的错误还不值得原谅吗?这种原谅不是一种祈求和强求,不是一种希望和渴望,不是一种自我欺骗和开脱,不是一种死不承认和掩盖,而应是源自他人的感动。
感动他人、先感动自己。这感动不是原有的感情用事、哭哭啼啼,也不是无情无义、心如铁石,而是一种全新生命质量下的共鸣。
老子说:大巧若拙,大守若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隐者,显也。快乐的人何必躲躲闪闪、偷偷摸摸。
非道隐也,实乃我心幽隐,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不见泰山而幽怨泰山,以为叶是泰山,来障我目,却不知自己竟连那叶也不识,认做泰山,何足道哉。
泰山有木,木上有枝,枝上有叶,壮美山河。我们见过哪一个快乐勇敢的攀登者被一叶所障,而不见泰山呢。自嘲,在快乐中不断的探索和发现,何尝不是大爱之泉,大乐之源。
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种探索和发现,离不开脑和脚,以及连接这二者的东西——身体,人,人生。
带上这东西,珍爱这东西,快乐的走南闯北吧。并把这快乐的种子撒遍每一个角落,每一片宽广。
或许我们的脾气秉性暂时还是强烈的拉扯着我们,使令我们这样做很困难。
可是老路还应该旧走吗?
我们经常挂在嘴上的初心,是应该先不忘挂在嘴上,还是应该先用脚找到呢?
否则我们说习惯了的不忘是不是初心呢?
挂在嘴上的、写在墙上的、刻在石头里的,或许是假的,可是如果连这些个假的或者说非纯真的都没有,那希望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