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痛苦的两件事莫过于,
钱没了人还活着,
人没了钱没花了。
而印度人只需要一场葬礼,
就能把这两种痛苦都变成现实。
他们热衷于将丧事大办特办,
每次都要邀请上千人来参加葬礼,
吃席的队伍就像集市上的地摊一样,
排满了大街小巷,
坐在地上等着丧主发放食物。
这样的丧宴每办一次都是巨大的财力负担,
不少印度人因此而倾家荡产。
在印度的一个贫穷村庄,
村里的老兰德刚刚去世,
几周前,
他被诊断出患有癌症,
家里人觉得治愈的机会不大,
于是便放弃了去医院治疗,
决定将治疗的钱省下来,
为老兰德办一个风光的葬礼。
今天是老兰德火化的日子,
按照印度传统,
在火化后第十三天家属要举办一场宴会,
以此来表达对逝者的悼念,
然而这场宴会并不简单。
因为老兰德生前是个小有名望的人,
走过的村庄很多,
结识的人也很多,
如果都要宴请的话人数绝对不少于2000。
但兰德一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
这种规模的丧宴是他们绝对供不起的,
于是老兰德的三个儿子经过一番商议,
决定把家里唯一的土地给抵押了,
用贷款将父亲的丧事给办了,
为了配得上父亲生前的名望。
他们还取出一张老兰德的照片,
拿到镇子里的复印店里,
打印了两百张邀请函。
这些邀请函是为了村里的高种姓而准备的,
作为低种姓的兰德一家,
必须要按照高种姓的礼仪标准去邀请他们,
不然高种姓的人不来,
老兰德的丧礼将不被人们承认。
实际上,
丧宴的最初就是为了服务种姓制度的,
它要求举办者要宴请13名婆罗门,
随后捐钱给寺庙这样就可以使逝者安息。
只是后来,
参加宴会的人员扩散到亲戚 邻居和村民,
丧礼的形式也从给寺庙捐钱祈福,
演变成了一种证明家族影响力的活动,
不过这其中的宗教本质并没有变。
印度人相信人死后灵魂仍会留在世间,
除非举办一场盛大的宴会,
才能将亡魂送入轮回,
在这种古老的宗教信仰影响下,
为了举办这样的丧宴,
很多家庭即使明知会倾家荡产也要办下去。
发邀请函的通常是村里的理发师,
这个传统也是由种姓制度决定的,
印度社会中一共有四个种姓,
最高的婆罗门主宗教,
下面的刹帝利主军政,
再下面的吠舍主商农,
最低的首陀罗负责一切最轻贱的工作,
而理发师就属于首陀罗。
他们没有自己的土地,
终生为其他种姓干一些剪头 跑腿这样的杂事,
以此来获得生存下去的食物。
而得到的报酬则要看别人的心情,
很快兰德一家举办丧事的消息,
在附近大大小小的村落里流传来开,
村里有不少干部前来劝阻兰德一家,
让他们放弃这种害人不浅的陋习,
量力而行,
把钱留给自己的后代,
让他们接受更好的教育。
但兰德表示邀请卡已经发出去了,
经过这几天的消息扩散,
名单上的人数已经达到了3000多人,
如果不办他家族的就会颜面尽失,
无法在村子里立足。
所以兰德一家非但没有停手,
兄弟几人还在外面四处借钱,
为超出预计的宴会人数筹备更多的资金。
据当地警局的记载,
这种为了丧宴而不顾一切的案例非常普遍,
为了偿还债务卖儿卖女的不在少数。
而在最近的一起案件中,
一名船夫,
一年半的时间里相继失去了,
他的父亲 母亲和哥哥,
他必须为每个人举办一场丧宴,
他卖掉了家里唯一的土地,
借了很大一笔贷款,
为了赶在约定的日期前还清贷款,
船夫只能每天拼命的工作,
结果在一次事故中,
他被摔断了脊柱,
如今他瘫痪在床,
家中的几个孩子都被领养,
成为了别人家的儿子。
在印度,
这种重大的仪式女人是没有参加资格的,
不仅没有任何的话语权,
而且所有与葬礼有关的东西都不准碰,
作为社会地更低下的一类人,
她们只能做一些低贱的不上台面的工作。
例如用泥土来平整自家的院子,
对这种散尽家财的行为,
她们也没有任何的怨言,
反而认为是一种地位的表现。
接下来,
兰德带着抵押土地借来的贷款,
在集市上奔波,
他要在一天的时间内,
将丧宴所需要的食材全部卖到,
然后装上卡车运回村子。
当晚,
在老兰德的坟头焚纸祭祀之后,
众人开始生火架锅,
将面粉裹好的肉饼放进油里炸熟。
3000多人的食物不是一个小数目,
为此他们需要通宵进行烹煮。
丧宴当天,
家里的女人们被关进了单独的屋子里,
不允许她们外出见人,
只能在家里面哭丧,
而收到邀请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
他们排着队坐在土地里,
面前摆一张叶子当做桌子,
每人可以分到一张肉饼和一团咖喱,
大家都在大快朵颐,
没有人在意身边的人认不认识,
也没有人在意死的到底是谁。
而最要命的是,
这种仪式是没有份子钱这一说法的,
所有的支出都要兰德一家全力承担,
这就是印度的死亡之餐,
一个能把死人气活 把活人吃死的最后一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