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喜欢的沙乡学堂的原创特色栏目。十分享受在微信群里大家热火朝天讨论然后结晶。这是我开启的第一篇学堂争鸣,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3月25日的春季,你来画了吗?-----
桌子并排,画笔颜料备起,一件件空白的环保袋。
如果小编要不是主办者之一,这大概是小编在北外那么久在北外碰见的最有趣的活动了吧!光顾着给大家码扫填问卷,匀画笔和颜料,小编当时自己暗暗立下的自己一定要画一个的愿望不知不觉的就成为impossible了。哭哭。
之后的日子,好几次走着都能碰到那熟悉的颜色和logo,在路人的手下摇曳,在胳膊下向着我发光。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呢!
But,
从那以后小编也开始反思,
一方面
�环保袋真的可以帮助同学减少塑料袋使用量吗?
�得到环保袋的参与者是为了能有环保袋还是一个免费玩的机会?
�得到环保袋的参与者真的是能因为环保袋克服自己以往的塑料袋依赖症吗?
�环保袋在他们的手中实现的价值究竟能有多少呢?会不会只是多了一个配饰罢了。
另一方面
�这次活动需要人力,经费也比较多。
�很多参与的人也不是北外的学生,而是居民或者其他工作的人。
�剩下了很多颜料和宣传用品也是浪费掉了。
So,
还应该继续在校园办给大家吗?
【投票?办!不办!】
-----跟你商量个idea----
不要的塑料袋,这里屯!
“这里屯”是个有两个分区的箱子,一个只能进不能出叫A区,一个只能出不能进叫B区。用法如下:
�如果一个同学有不要的但是完好的塑料袋,可以都放到A区,自愿选择是否通过沙乡Go平台(沙乡A的原创网站)签到来获得“沙香”(积分),即参与沙乡定制的环保教育课程中来;或者不签到,即纯粹处理“垃圾”。
�如果一个同学买东西或者手头上有很多东西不方便,可以直接从B区取用。使用过后,如果认为还有回收价值可以重新放到A区中。
通俗的说,就是一个塑料袋回收和自由取用小站,安置在在校门口,超市门口,食堂门口,宿舍门口或者有需求的地点。实现一种校园内塑料袋的循环利用。
----学堂争鸣----
争鸣一:“因为浪费成本低。超市又很近,几毛钱一个塑料袋。我觉得一般同学应该就会去买新的。”
�设计的初衷就是希望大家可以克服这种心态,希望大家可以不要买新的。因为大家去买仅仅是以往的物理条件限制,就是没有这样的东西。试想一下如果更近的距离范围内有免费的卖相完好,甚至质量还不错的塑料袋,我想如果宣传工作做够了,大家会习惯和接受的!
争鸣二:我觉得大家还是会觉得不认识的人用过的袋子会有点恶心吧。
�其实治理想借鉴的就是“二手”的概念。如今还是很多人能接受二手店,因为大家均被告知二手店的东西是经过比较严格的筛选的。我们也一样。提到了A区是只能进不能出,而且和B区分开,这就保证了我们的分拣过程:一个沙小箱设置至少一个专门的管理员,有空就自觉的去查看,把A区的符合要求的塑料袋放到B区,不符合要求的自行处理。做够宣传和告知工作,我想这些塑料袋还是可以被接受的。
争鸣三:我们干脆先提前做个问卷调查吧,看看民意。
�可以考虑,但是做决定不能取决于这样的民意。很多创新是不可能建立大多数人能顺其而然接受的基础上的。
争鸣四:塑料袋他们自己交给我们吗?感觉大家都好懒不会跑一趟的。而且有心的人自己就自己把塑料袋重复使用了。
�这就取决于沙小箱的位置放置,达到一种最优化,最能服务到大家就行!能有有心人当然是最好的,他们也是最能接受这种形式的人群之一吧!
争鸣五:因为占用学校的地方,而且这么open的东西,学校管理方未免会担忧乱七八糟的,小小的理由都能把你拒绝了。
�这个便是我难以反驳的地方。想必能实行也是需要很多精力出来。生活在体制内,很多东西条框太多。不论个人还是组织机构,在中国的文化氛围下寻求的都是一种安全感。大学生是最有实践,精力和支持力的群体,希望如果有实现的可能,这个可能更大些!
争鸣六:要夭折了吗?所以,要放弃吗?
�坚定脸):不想。所以也希望可以转换个思路。很多老年人的勤俭持家,是非常环保的,他们都不产生什么垃圾的。但是大多数年轻人就是扔。环保不分对象,所以只要是能起到效果就最好。不过只要我们努力去做还是会有成果的。天下无易事嘛!要心怀世界和平的心愿啊~
这也是,我们开创了此次《沙乡·学堂争鸣》的栏目。有好的idea想和大家分享,像梦想一样,万一有人欣赏呢,万一,实现了呢?
关于手绘环保袋和这个idea,你有什么想法吗?我们迫切急切渴望期待热情地向知道呀!留言吧!说不定会登上下期学堂争鸣哦!特别有建设性的,我们还会联系你登门送礼,笔记本、明信片、小文具随便挑的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