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履职本领、强化责任担当的有效途径。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方案提出,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笔者认为,调查研究做得好与不好、有没有成效,关键要走好这三步。
坚持问题导向,走好调研工作开局一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所以做调查研究之前,首先要弄清楚调研的目的是什么、要解决现实中的什么问题。只有弄明白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调研工作。坚持问题导向、敢于正视问题,可以避免调研方向出现偏差,陷入“盲人骑瞎马”的尴尬状况,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问题,防止调查研究走过场。
坚持深入群众,走好调研工作关键一步。国务院总理李强称高手在民间,“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调查研究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有的干部领导喜欢搞一些“作秀式”“盆景式”调研,跑到基层闲逛几圈、露个脸开个会,甚至找人直接写个调研材料,这些都是形式主义、应付式调研,完全有悖于调研本质。调研既要“身”入基层,又要“心”系群众,做实做深做细,通过走访入户、座谈交流、问卷调查、随机访谈等形式,广泛搜集第一手材料,了解掌握民间实情。只有这样开展调研,才能精准有效地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才能发现和查找工作中的差距不足,为后续的工作改进提供方向和支撑。
坚持分析总结,走好调研工作收尾一步。调查研究既要调查,也要研究,更要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战胜困难的实际成效。在基层搜集回来的资料,如果不对其做分析、比较、判断与总结,不举一反三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那么这些资料犹如废纸一张,毫无价值可言。要对调查回来的资料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剖析,分析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透过现象看本质,精准施测,形成清晰有效的解决办法和工作思路,列出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和完成时限等,逐一推进提升工作的开展,真正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