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长分享自己如何让孩子告诉自己,与他人约定不说的秘密,家长感觉到了自己在孩子心中不一样的位置…
扪心自问,好像自己也会因他人为自己打破原则而沾沾自喜,这样自己好像就重要了,不同了。
而事实是,自己不会因他人的退让真变得重要,却会在他人的退让中变的不知自重。
感恩家长的分享让自己警醒。
家长常常想要知道孩子秘密,不希望孩子有什么瞒着自己,所以会想办法让孩子说出来。
这位家长也是如此,他成功了。后来,孩子说出秘密这事让约定者知道了,孩子解释却没得到理解…难过的一人呆在自己房间,最后家长进入安慰。
很明显孩子觉得自己这么处理不好,多来几次,还会跟家长说秘密?
家长的一两次成功,是想换来以后孩子对承诺的不屑一顾,还是对您的防备呢…
为什么家长把遵守承诺挂在嘴边,又想孩子为自己打破对他人的承诺?打破对您的承诺您不高兴,为何要执意打破他人的…
承诺不是看人下菜碟,而是自己承诺了什么。
孩子要保守秘密为何不能支持他们?
当他们选择要告诉您相信您时,您给了什么建议?是让他说?还是让他等等?或等他与约定者聊完再说……
这个选择已经充分说明了,家长心中谁更重要了…是满足自己“我是不同的”还是为孩子守住他的承诺。
这位家长在孩子说了后,让孩子在被迫发现后去解释。
这不可取,主动面对,承认自己没做到,协商弥补才是面对失误积极的态度。
而非被发现后解释…因为解释会演变成借口,并且等到发现了再说,会养成逃避与侥幸心理。
望家长都能呵护孩子内心的坦荡,说话算话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