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一转眼,儿子就突然从那个哭的莫名其妙撕心裂肺的小家伙长成了一个小小孩。
过了一岁生日后,因为工作原因,我们把孩子丢给我妈我爸带,紧接着我又意外怀孕,更加没法带儿子。每个周末回去看他,离开时都会惹得我们娘俩哭一场。尤其女儿出生后,从来没离开过我,对比之下,我越发觉得对儿子有亏欠,所以对两个孩子来说,我可能会更偏袒儿子。
两个孩子的性格截然相反。儿子天生比较敏感,小时候哭闹整夜不睡觉,环境变化或者家里来生人都会导致他的哭闹,因此全家都对他比较关注(现在已经好多了),我所有的育儿知识养育知识都来源于儿子的折腾,逼着我学习各种育儿方法、教育理念。女儿出生前半个多月,我在家待产,就那样,晚上只要他哭我就抱着他睡,我想孩子可能已经意识到妈妈已经不属于他一个人了。我告诉他,妈妈肚子里有个小妹妹,等过段时间妹妹就会从妈妈肚子里跑出来,她会和你一起玩,还会叫你哥哥。
女儿出生后,儿子起初还不能接受妈妈的大肚子变成一个小丑八怪的事实,说妹妹丑。等到出月子的时候,就已经很喜欢妹妹了,会跟别人说妹妹叫汐汐。每次来看妹妹都要抱着亲亲,尽管妹妹并不会回应他。
我一直在想象以后两个人共同长大的样子,哥哥带着妹妹,多好。但是现实往往会打脸,随着两个小朋友长大(他俩只差两岁),两个孩子分开养育的弊端开始出现。女儿性格比较泼辣,哥哥拿啥她就要抢啥,刚开始儿子还会让妹妹,但是被抢几次后就会打架。然后女儿就会展现出狡猾的一面,装哭,不管疼不疼打没打到,反正只要使出杀手锏——哭,哥哥就要挨骂。每到这时候就是大哭二重唱,我选择哄儿子,他爸哄姑娘。最搞笑的是我问儿子为什么欺负妹妹,明明跟我们说别人要是欺负了妹妹他就会保护妹妹,结果他回答我,我就是想打她。不过也有暖心的时候,女儿最早学会叫妈妈,然后是爸爸,哥哥是她学会的第三个词。一天到晚嘴里都念叨哥哥。前天我们在地下玩,女儿不小心摔倒,就在我们都以为会磕到地上的时候,儿子护住了妹妹的头,还跟我们说:看,我保护了妹妹。
你们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的呢喃,是爱、是暖、是希望,你们是我的四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