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着别人阅读量高,点赞数多的文章,我也会去查看自己文章的阅读量与点赞数。
每当此时,心里总会有种挫伤感,觉得阅读量与点赞数是自己文章的硬伤。
因为真心喜欢,虽然没有科班出身的写作基础,没有阅读文学名著的底蕴,我的学习写作还是坚持了一年。
自我感觉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也看到了自己与别人之间的差距也是蛮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白字多。这个问题简友曾经也提醒过我,现在回过头去看之前的文章,也确实不少。
白字就是似是而非,常常在书写过程中,匆忙大意中造成的。自己的视力不好,常常又不戴眼镜的去修改,又着急发布出去,其结果就是白字多。
别人看了白字连篇的文章,记住了你的名字,以后遇见你的文章也就不敢点进去了。
因此,白字多,让词不达意,终究是文章的瑕疵。
二、文章金句少。金句是文章的画龙点睛之笔,多少富有哲理的话语,如果你只能平铺直叙,文章毫无生动,没有生命力,不能很好的词语来概括,别人也读不出味来。
文章的金句,是自己在大量的阅读中积累起来,可以在阅读别人好文章时,把好的句子摘抄下来,也可以通过自己思考之后总结出来。在写文章时把金句用到恰当的地方,让文章增加可读性。
自己在阅读时,笔录摘抄做的少,因此没有更多的金句积累,简单的文字堆砌,自然引不起别人阅读的兴趣。
三、排版质量差。之前也很少在乎过这一点,非常感谢简友不啬的提醒。通篇只有黑麻麻的文字,让人易产生视觉疲劳,特别是稍长的文章,如果不是特好的文章内容,让人有一种读不下去的感觉。
还有一段文字过长,密密麻麻的,没有一点跳跃感,让读者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压抑感觉。
在文章中间,结合文章的内容,插上精美的图片,切画读者的视觉,让读者眼前一亮,消除读者视觉疲劳。
还有有意识的分段,每段文字不宜过长,这既是对自己文字驾驭能力的一种煅炼,也是切身考虑读者感受的一种表现。
而这一切确实是自己欠考虑的地方。
四、基本功差。谁都知道写好文章不是天马行空就行了,其实每一字,每一句,每一段,都是作者的酝酿、斟酌的结果。
文章者需要有区别于他人的观察能力,才能从不同的角度把事物展现给读者,让读者有一种获得感,有读下去的欲望。
文章也是写作者思考的结晶,写作者的思考深度决定了文章的质量。写文章之前,总觉自己过于草率,不注重细节,写出的文章过于粗糙,缺乏美感。
借鉴与学习别人,是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写文章也如此,需要去阅读大量的优秀作品,从中汲取对自己写作有用的养份。
特别是能够经得住历史考验,流传至今的名著,其写作技巧和文学素养成份都极高,是借鉴和学习的好教材。
而自己的阅读量很浅薄,难以支撑自己写出美好的文章。
一篇好文章,可以肯定的讲,是改出来的。但是自己修改文章往往只注重纠正错别字,很少动脑筋去修改文章内容、结构。没有实质性的起到修改文章的作用和目的,甚至还会留下白字。
五、互动少。注册简书来看文章,却不写文章的人的确有,但很少。因此我们文章的读者绝大多数是简书的作者我们自己。
来而不往非礼也,这是中国千百年来的礼数。阅读这件事也如此,你不去读别人的文章,很少去点赞别人的美文,你也就少了许多收获。
我觉得自己还需加强与简友间的互动,有时文章质量也不算太差,只是别人没有点开去阅读,也就没有了阅读量与点赞数。
在简书的文章,有关“谈写作"方面的文章,是最火爆的,可是自己也仅是一枚写作小白,哪里写得出什么写作方面的干货文章。只好读着别人的干货文章受益了。
文章写到这里,似乎完成了。按照以往的习惯,修改一下就可以发布了。
可是,总觉意犹未尽。没有往日写完文章后的释然、通畅的感觉,心里堵得慌,于是保存到了私密文章里。
这些天,我没有停止过思考,如何续写这篇文章。于是有意识的去阅读了简友的文章。
先阅读发布时间长,但阅读量低、点赞数少的文章,读了不少,发现其中不乏有好文,甚至可以说水文极少。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归根结底还是跟作者本身有关。简书上绝大多数的写作者是业余的,工作之余在简书上完成一篇文章已实属不易。发布好之后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互动了。
谁都忙,你不去礼尚往来,又怎能祈求别人垂青你的作品,去阅读、去点赞,更不要说是关注你了。
我也查找了最近发的,阅读量高,点赞数多的文章去阅读,有的质量确实好,值得点赞。有的蹭了热点,迎合了大众味口。
也有的是名符其实的标题党,读完了就有一种被愚弄了的感觉。
其实下载注册简书,每个人的目的不尽相同。
真正为写作而来的人也不在少数,我也发现有的人只是专心写作,文章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但阅读量和点赞数极低,我想这可能是纯文学创作吧。
他们只关心文章的质量,不屑于别人怎么看,怎么评价。
当然这些仅代表我个人的拙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