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了一遍《富兰克林自传》。按照富兰克林的说法,把叙事和对话融为一体的写作方法很能引人入胜,读《富兰克林》的前半部分就有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就像是在读《鲁滨逊漂流记》一般。只是中间部分有很多篇幅与当时具体的时事相关,如果对美国独立战争之前的这段历史不够了解的话,读起来稍微有点吃力。
为什么看这本书?原因和一位书友很相似。借用这位书友的书评:
最初是在知乎上看到一个人的书评,他把富兰克林的自传跟王阳明的传记、曾国藩的传记放在一起,认为这三个人的传记越早看越好。
….
看完之后有以下几点收获:
1、教人时要让人觉得你不是在教他
教人这个动作本身就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会让被教者感到不舒服。就好比“提建议”这个动作,给出建议者与接收建议者有一种微妙的不平等关系,至少在某一方面,给出建议者认为自己优于接收建议者。
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长辈总爱给晚辈提建议,但晚辈却总是不接受。导致所说的“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种现象。因为长辈在提建议的时候,往往双方不是对等的关系,而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做这个动作。长辈认为自己生活阅历丰富,你就应该听我的;晚辈认为自己受到了压迫,个人生活受到侵犯。
延伸一点,关于父母教育孩子也是同样的道理。在父母和孩子之间建立平等的关系,有助于家庭教育的顺利开展,同时能够培养孩子独立,健全的人格。
2、眼下牺牲一点虚荣,往后会得到厚厚的回报
这就涉及到目光长远与否,胸襟宽大与否的问题。
有研究表明:人在贫困时候的智商要低于人在富裕时候的智商,简单地说就是每个月刚发工资的时候的智商高于月底没钱时候的智商。贫穷会使人目光短浅,而目光短浅又会使人愈加贫穷,这就像一个负反馈循环。
相对地,就像张一鸣所说的“延迟满足感”。延迟满足就是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 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3、对事不对人
书中提及,富兰克林作为议员,和另一位议员主张不同,多次在议会上产生争执。但他们两个并没有因此产生个人嫌隙,反而是私底下经常在一块谈笑风生。
这是一种高度职业化素养的体现,或者说是“角色意识”。
想起一个小故事:一个乘客因为飞机延误,对着工作人员破口大骂,把工作人员骂哭了,这时一个人走过来对工作人员说道:他骂的不是你,骂的是航空公司,你什么时候分清两者的区别,什么时候才算是完成职业化的转变。
书中的内容还有很多,但暂时只想起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