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在今天读到朱先生的作品,《给青年的12封信》,实属幸运,其实按理来说,一本书应该在我初中的时候就该读了,可是苦于那时的我坐井观天,才疏学浅,根本没有想过去读课外书,只是一头扎进课本和试题的海洋里苦苦求索。所以,在我毕业两年后能够有幸得到先生指点,也是我真的幸运之至。作者一共写了12封信给当代青年们,包括对感情对升学和选择等内容,但为首的一篇便是谈读书。
读书是为了什么?很简单,为了进步。高尔基很早就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是读书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的,朱先生尤其强调青年应在学校学习阶段就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在这里,我们就不纠结于青年或者中年了,毕竟老祖宗早都留下深刻道理,活到老学到老!前几天在朋友圈看到一条心情,这位好友想表达的意思大概就是,这个时代比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我们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如果不及时更新,那么你只有被社会淘汰的命运。我身边赞同,所以阅读成为了更新知识最好的途径,成本低,范围广,触手可及。
那么,作者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建议呢?他认为给出一些所谓的适合青年或者壮年读的十本书单的行为是愚蠢的,适合国外青年的不一定适合国内人,适合推荐者领域的不一定适合大家,所以学会选择性地去读书是必要的,一本好的书籍会带给你真确的知识,无形中吸收大学者治学的精神和方法,还会撼动心灵,激动你的思考。这样的读书的感觉真的很美好,是一种彻底投入的酣畅淋漓之感!所以,不要纠结于书单,也不必担心读书读不完,尽管去选择喜欢的,适合自己的书去吸收其精华吧!同时,你要知道读书好比探险,也不能全靠别人指导,你自己也须费些功夫去搜求,无限风光还在险峰。
信的结尾,作者提出了两个简单的读书方法,其一,值得读的书应至少读两遍,第一遍快读,着眼于文章大意和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其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的好处多多,可以刺激你去思考,否则只有输入没有输出的阅读是毫无意义的。我个人并不提倡不做输出的输入。
死读书,书读死,还请各位读友根据自身天资习惯,打造一个好的方法。欢迎分享任何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