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高中时开始,写一手好字一直是我的梦想之一。中间断断续续练过几次,都因为自己看不到进展而中断。当网络小说出现之后,我便一头栽了进去,一入侯门深似海,整整十年的时间全都贡献给了它。练字的想法也被我远远的抛在了身后。
读研时写论文,在电脑前一天天的消磨日子,师姐毕业前送了我一包A4纸,我便在电脑前放了一沓写写画画。偶尔会写些以前读小说时的经典句子,时间长了看着自己丑丑的字,那个梦想又开始在内心涌动。一直以来,我也算是行动力比较强的人,当即就买了凹槽字帖,我特别喜欢行楷,兼具楷书的正气和行书的飘逸。
那段时间,一有空就去知乎和知道上去找寻怎样才能写得一手好字。得到的答案无外乎多读帖、多揣摩、多写,我不信,固执的认为自己一定能够找到练字的捷径,短时间内就可以使自己的写字水平有较大程度的提升。练字的时间没有找方法的时间长,果不其然,没有坚持多长时间又放弃了。
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年,工作之后下班回家一个人的时间总想做点什么。戒了小说的我不想再回到那个虚幻的世界,虽然看小说时我过的很快乐。买来了田英章的楷书入门,两块钱一支的英雄钢笔,这一次,我没有想着自己的字要练成什么样子,只是不想下班就刷剧。没有了多少期待,没有去寻找捷径,我反而能够沉浸在那个汉字的世界,享受着笔尖在纸上的点横竖撇捺之间腾挪的快感,揣摩字的间架结构,惊讶于汉字的神奇,有时还会看着有趣的汉字偷偷的乐。
两个人掰了,两只手中间加一个分,就是掰;一头小一头大,是尖;伞,可不就是我们在生活中所用的伞的形状嘛;赎,用钱买回来被自己卖掉的东西……一段时间过去了,有一天我翻到了自己以前的笔记本,发现字迹有了十足的长进,慢慢可以写出自己想要的神韵,这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吗?还是上天给我的馈赠?
少就是多、慢就是快、精耕细作,这是今年听师傅一直在讲的话,之前我没有太把它当回事。可是,在练字这件事上面,我却在无意之中践行着,已经看到了可喜的进步。
那个智商只有75的弱智儿阿甘,如果不是被搬上了荧幕,仅说起智商,我们大部分人都会对他不屑一顾吧。现在,他却成了很多人的精神信仰,他是将个人的能力发挥到极致的典型。
智商75,那不就是个傻子吗?这是我们最初的印象。可就是这样一个傻子,却站在一个大部分“聪明人”终生都难以企及的高度,指引着人们前行。阿甘的奔跑、阿甘的渔船、阿甘的参战、阿甘的乒乓,他在做这些事情时在问自己问什么这么做吗?做这些事情的捷径是什么吗?如果他问自己这些问题的话,也许他会在找寻答案中渡过一生。阿甘的成功,中间固然有一部分运气使然,谁又能否认不是因为他没有太多想法,只是在踏踏实实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事情呢?
最大的捷径就是不去寻找捷径,我初听这句话时,对其嗤之以鼻。因为,我就是那个一直再寻找捷径的人,希望自己付出的少一些,得到的尽可能多。我又比别人优秀到哪里了呢?凭什么可以自我感觉良好少劳多得呢?当自己开始审视这些问题时,被惊出了一身的汗。过去的无数段经历,身体的细胞都在向我咆哮着:过去的我做错了。
不管做什么事,往往还没有行动,自己在起点时就找寻着各种方法。在起点时,自己是没有能力去了解清楚到达终点所需要的全部资源的,起点有一个,终点有一个,可是起点去终点的路却有无数多条,无非就是路的远近不同而已。当你在起点遥望着终点时,在你面前的是漫漫黄沙,所有的一切轨迹都要靠自己摸索。站在起点没有行动的我们,根本无法预估事吴的发展情况,自己也没有心智和能力去鉴别什么是好的坏的,想法和行动永远是两回事。捷径这回事,也许就不存在呢?先从起点上路吧,做起来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