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上,在中国说起抗倭英雄,大家第一时间都会想到戚继光,他不仅是抗倭英雄,还是民族英雄。
明世宗时期,中国的东南沿海经常遭到日本强盗(即倭寇)的侵扰,再加上中国的土豪、奸商与之勾结,坑害百姓,使得沿海一带鸡犬不宁,陷入了严重的倭寇之中。
尤其有一年,中国的海盗汪直、徐海勾结倭寇在浙江、江苏沿海登录,竟然抢掠了几十个城市。
明世宗很是发愁,他找来严嵩想办法,严嵩的同党赵文华却出了一个馊主意—向东海祷告,求海神爷保佑,愚蠢的明世宗居然相信了这种鬼话,真的派人到浙江祭拜海神。
此法当然不会有什么效果,朝廷就派熟悉沿海防务的老将俞大猷去抗击倭寇。没想到,俞大猷打了几个胜仗后,竟被赵文华陷害做了大牢,倭寇又猖獗起来。
1553年,朝廷又委派新近提拔的都指挥佥(qian)事戚继光,管理登州等三营及三营所辖25个卫所,负责山东全省的抗倭工作。
戚继光,字元敬,祖籍河南卫辉,后迁居山东登州(今蓬莱)。他出身将门,自幼勤奋习武,立志效国。
1544年,17岁的戚继光接任了父亲的职务,任登州卫指挥佥事。次年,分管屯田,后率众戍守蓟门(今北京昌平西北),1548年,戚继光调戍蓟门。1549年,戚继光中武举,第二年,奉诏督防京城九门。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到了浙江以后,戚继光大力加强海防,在抗击倭寇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555年,还因足智多谋升任都司参将,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并在龙山、缙云、桐岭与倭寇三站中取得了胜利。但是他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而是意识到了明军的腐败无能,难以担当抗倭重任,于是,上书请求招募人马,训练新军。
1559年,戚继光在义乌招募农民、矿工3000多人,按年龄和身材配发兵器,编组训练,他针对沿海地形多沼泽、倭寇分散,充分利用明军武器多样的特点,创立了攻防兼宜的“鸳鸯阵”,以12个人为1队,长短兵器结合,攻守兼顾,因地因敌巧妙变换阵形,屡败倭寇。他训练的部队被老百姓亲切称为“戚家军”,威名大震。
1561年,万余倭寇乘数百艘船侵扰浙东的象山、宁海、桃渚。戚继光沉着应战,确立了“大创尽歼”的方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九战皆胜,斩杀、俘虏倭寇4000余人,史称“台州大捷”。
台州之战之后,浙江的倭寇基本上接触了,但福建的倭寇日趋严重。戚继光不顾鞍马劳顿,旋即率精兵6000余人入闽抗倭。
1562年,他乘退潮的时机率领将士携稻草盖淤泥,涉水奇袭横屿岛倭寇的巢穴,斩杀倭寇2600余人,以得胜之兵攻占牛田。
倭寇胆战心惊,称之为“戚虎”。接着又和福建总兵俞大猷、广东总兵刘显等人取得了平海大捷、仙游大捷。
1563年,大量的倭寇包围了兴化,以平海卫为中心建立巢穴。戚继光再次赴义乌募兵10000余人,奉命与俞大猷、刘显协同作战,攻克平海卫,斩杀倭寇2200余人,缴获器械3900余件,救出被掠男女3000余人,不久,戚继光升福建总兵,督理福建和浙江温州、金华两府的水陆军务。
到了1566年,戚继光彻底肃清了中国东南沿海的倭寇,戚家军威震中国海疆,保证了福建和广东沿海一带的社会的安宁,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
戚继光不仅是一位战功赫赫的爱国名将,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兵器制造专家。他发明的“自犯钢轮火”,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雷,比欧洲人发明的地雷大约要早300多年。
戚继光为保卫大明王朝的边疆,奋斗了40多年,南征北战,出生入死,被称为我国“古来少有的一位常胜将军”。他勇谋兼备,多谋善断,练兵有方。
戚继光为抗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不管在中国的历史上,还是在世界的历史上,都闪耀着熠熠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