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行系列之三
文 / 淡水泉
苏州的秋是美的,天平山的秋就更迷人了。丹枫红遍时,秋色迷人眼,赶在红叶掉落前,快来看看吧。苏州的朋友如是说。于是乎便有了这番天平山之行。
天平山以清泉、奇石、红枫为三绝,最出名的是古枫。明朝万历年间,范仲淹第十七世孙范允临,从福建弃官归苏时带回的三百八十棵枫香树就亲植于此,已历经数百年的风风雨雨。近年来,天平山风景管理处又栽种了两千多棵“接班枫”,与古枫林连成一片,交相辉映,蔚为壮观。这些枫香树,由于树龄和地势的不同,所受的寒气也不同,故其叶面色彩变化有先后深浅之分。一树之间嫩黄、橙红、赭红、血牙红、深红等多种色彩尽情释放,似鲜花争艳,五彩绚丽。
暮秋赏枫自古便是一大乐事,缓步行走在天平山秋阳斑驳的古道,凝望那酡红如醉的枫叶,在蓝天白云的映照下,将满目的枫林染成一片凝绯的轻纱,一抹飘满枝头的彩霞。整个山峦,就像一幅色彩绚丽的油画。微风过处,那纷飞的落叶宛如漫天飞舞的彩蝶,轻盈地滑落,投入大地母亲的怀抱。如同践行一个美丽的约定,一个曾经的期许。这是红叶的浪漫和温馨,是充满希望的生命轮回。我聆听着大自然的天籁之音,渐渐地沉醉在这浓郁的秋韵里。
来天平山,不仅仅是欣赏枫叶胜景,更多的还是一种情怀。天平山又叫范坟山,是宋朝仁宗皇帝赐给范家的“赐山”。清乾隆六下江南,就曾四次驾临天平山祭祀先贤范仲淹。一进山门,就可以看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石牌坊气宇轩昂地矗立在万叶秋风里。仿佛一腔正气直冲云天,令人胸襟顿感开阔。
范仲淹这个名字,对于每一个稍有文化的人都不陌生。我们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学习他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记住了他的人生豪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自然,我到天平山第一个要寻访的便是范公祠。
史载,范仲淹任苏州知府期间,曾在南园买了一块地,准备卜筑安家。一位风水先生说,这可是块风水宝地,谁得了它,必定世代出公卿。范仲淹听说后说,“如果我在这里安了家,只我一家富贵,还不如在此建个学舍,让吴中子弟都来受教育,大家都富贵。”于是,他在这块地上建起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府学。建学之初,只有二十多人读书,有人认为是不是太大了,范仲淹却说:吾恐异日以为小也。还请胡瑗等许多当时著名学者来苏讲学,由此吴中学风一振千年。
范仲淹做过许多地方的官,而他做苏州的官时,算是贬官移治。在苏州生活过的人,大概都被苏州大大小小的雨惊到过,苏州连绵充沛的雨水,确实太过符合它小桥流水的柔婉模样。而对于当时的苏州来说,连绵的雨水却是灾难,“湖溢而江壅,横没诸邑”,波及十万户,范仲淹的水利治理才华完全征服了这连绵的灾难。“修围、浚河、置闸,三者如鼎足,缺一不可”的治水方针和后续措施,让苏州继续着它的小桥流水,烟雨江南,这样的景象不再是灾难,而是真正的水墨画卷了。
在苏州,浦闸被称作“范公闸”,圩堤被称作“范公圩”,这是后人对范公的感激和怀念。也是千百年来为无数后来者所景仰的人生楷模。在他病殁之后,宋仁宗亲手书写“褒贤之碑”进行嘉奖,并赐谥号“文正”。这个谥号是宋代及以后读书人所获取的最高荣誉。
对于范仲淹的评价,从古至今,众口一词都是美誉。这是不可想象的,也证明了范仲淹独特的人格魅力,即使穿越了千年的风雨,至今依旧不衰。比如,朱熹就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傲视群雄,曾写下“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的新中国缔造者,年轻时最敬佩的两个人,一个是曾国藩,另一个就是范仲淹。他曾说,中国历史上不乏建功立业的人,也不乏思想品行影响后世的人。前者如诸葛亮和范仲淹,后者如孔、孟等人。但二者兼有,即办事兼传教之人,历史上只有两位,即宋代的范仲淹和清代的曾国藩。
走出范公祠,便到了黄墙黛瓦的白云古刹,置身于这黄叶纷飞、屋瓦鎏金、遍地金黄的院落,仿佛穿越到了唯美又浪漫的童话世界。不由得让我想起范仲淹的名句:“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想不到这位忧国忧民、豪气干云的“小范老子”也有他柔肠百转的温柔一面。可相比之下,我却更喜欢他的《渔家傲·秋思》。在“长烟落日孤城闭”的苍凉中,想象着“羌管悠悠霜满地”的边塞奇景,那份“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情怀便由然而生,扣人心弦。在我看来,这“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泪,或许要比“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泪,来得更沉重些吧。
“一重山,二重山,天高山远烟火寒,相思枫叶丹”,大自然的如椽巨笔,浓墨重彩地描绘出五彩斑斓的醉人秋色。而天平山的红叶,也以燃烧的生命,傲立于霜风寒雾之中,演绎着铁骨豪迈与婉约柔情,寻觅着生命的红火与忘我的超然,追求着苍生的幸福与国家的安宁。美到极致,不可方物。
再见了,天平山的枫,即使看不到你的容颜,你也会时常在我眼前闪现。最是那绝美的一瞬,你,常驻在我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