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常被人称作为“智慧学”、“聪明学”,然而,哲学就是智慧吗?如果是,它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智慧?
一、哲学:爱智之学
如果用一个公式来表达,也许:哲学=爱(热爱智慧)+智(探讨智慧)。
首先,哲学是智慧,但智慧并不就是哲学。哲学并不仅仅是一种智慧,而是对待全部智慧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就是对哲学本身的真挚、强烈、忘我之爱,是爱智之忱。哲学智慧就是爱智。
其次,哲学是大智慧,而非小聪明。哲学并不是回答和解决各种具体问题的“小智慧”和“小聪明”,而是关于人类生存发展和安身立命的“大智慧”和“大聪明”。它不是既定的知识、不是现成的结论、不是实例的解说、不是枯燥的条文,而是追究生活信念的前提、探寻经验常识的依据、反思历史进步的尺度、讯问评价真善美的标准。
再者,爱智,来源于一种“抑制不住的渴望”。这是一种探索宇宙奥秘和洞察人生意义的渴望,促进历史发展和提升人类境界的渴望。这是一种超越现实和勇于挑战的渴望,悬设新理想和创建新生活世界的渴望。这是一种为人类提供“安身立命之本”或“最高支撑点”的渴望。
总之,哲学既是爱智的激情,又是“爱智之忱”的结晶。
二、如何爱智
人们常用“抽象”、“高深”,甚至“玄虚”、“神秘”等词来形容“爱智”的哲学。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哲学所爱所求的智慧,是每个健全的普通人都具有的能力,哲学所问所思的问题,也是每个健全的普通人经常面对的问题。“爱智”的哲学不过是将人们习以为常、不予追究的问题作为问题去追究,把人们视为不言而喻、不证自明的问题作为问题进行反思。而这就是追求“自明性”的过程。
(一)从熟知到真知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广为“熟知”的认识其实是存在纰漏的。
例如,人们常说“规律是看不见的,又是可以被认识的”。对此,哲学就追问:“看不见的规律何以能够被认识?我们认识到的规律是客观世界自身所具有的,还是我们的思维逻辑的产物?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是否正确,如何检验?……”
再例如,人们常说“狼是凶残的,因为狼吃羊”。对此,哲学就追问:“我们人类吃羊肉,为何不说人是凶残的?我们是以什么标准来断言狼的凶残和人的合理?如何理解生态伦理问题?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
由此可见,“熟知”并非“真知”,“熟知”中隐含着“无知”。哲学的爱智,就是追问和反思种种人们“熟知”的问题,并在这种追问和反思中去寻求“真知”,也就是从“熟知”中去寻求“真知”。因此,哲学是一种反思的智慧、批判、变革的智慧——变革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审美意识,从而变革人的存在方式以及人与世界的相互关系。
(二)从名称到概念
“熟知”是对世界的“名称”式的把握,而“真知”是对世界的“概念”式的把握。
例如,我们面前有一张桌子,任何一个正常的普通人都会介绍到“这是一张桌子”(这是名称式的把握)。然而,哲学却要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提出问题:究竟什么叫桌子?如果我没有桌子的概念,为何我会把这个东西称为桌子?我能否知道桌子的存在?我如何判断这个桌子的真善美?……(这是概念式的把握)
由此还可引发无数哲学问题,例如,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感性和理性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个别和一般的关系问题,真善美的关系问题,现实与理想的关系问题,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
因此,哲学的思维方式,就是对“熟知”的“名称”进行“概念”式的追问,进而实现从“名称”到“概念”的转变。
(三)从有知到无知
我国当代哲学家张岱年说,哲学家因爱智,故绝不以有知自炫,而常以无知自警。哲学家不必是世界上知识最丰富之人,而是深切地追求真知之人。哲学家常自疑其知,虚怀而不自满,总不以所得为必是。凡自命为智者,多为诡辩师。
因此,哲学的思维方式,需要“常自疑其知”,视“有知”为“无知”,对“有知”进行批判性反思,进入“以无知自警”的境界。
就如王国维提出的“读书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为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第二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为第三境界”。这里的第一境界,是指登高望远,博览群书,获得丰富知识,具有坚实的功底。第二境界,则指刻苦钻研,阐幽发微,超越对知识的“名称”式的把握,达到对知识的“概念”式的理解。第三境界,则指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超越对“熟知”的因袭,达到对“真知”的洞见。
参考文献:孙正聿.哲学通论(修订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