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结硬寨,打呆仗”——与时间做朋友

曾国藩的人生哲学很独特,那就是尚“拙”。

他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曾国藩打仗的心法就是“守拙”,不取巧,不搞四两拨千斤。

他不懂兵法,于是就用最笨的办法“结硬寨,打呆仗”。

什么叫作“结硬寨”?

根据曾国藩的规定,湘军开到新地,无论寒雨,立即挖壕沟,限一个时辰完成。

营垒的防御墙靠近内侧叫子墙,士兵站这里,墙外面一层是篱笆,防马队,再外边是壕沟,防步兵。

曾国藩的“结硬寨”能够达到“致人而不致于人”的目的。

因为太平天国占了很大地方,湘军本来执行的是进攻任务,但是他通过“结硬寨”的方法把进攻任务转变成了防守任务。

就是死守营盘不动,断对方粮草、水源,最后将对方困死其中。

“结硬寨”的打法搞得太平军很痛苦。

说实话,太平军算是清末骁勇能战的部队了,但是碰到这种打法,一点儿招都没有。

你这里一腔热血,王者荣耀,希望跟湘军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战,你我大战三百回合,一决生死!

一看人家湘军,埋着头呼哧呼哧挖坑呢,勤劳的小汗珠挂一脸,根本不准备和你一决生死。

一旦进攻过来,就一轮火枪给你打退下去。

一看你不进攻了,继续挖坑。

扎一天营就挖一天的坑,慢慢往前拱。

所以湘军攻打一个城市,不是诸葛亮那种一天两天智取豪夺,而是用一年两年,不停地挖沟。

一道加一道,圆圈套圆圈,一直到城市弹尽粮绝,然后轻松克之。

打武昌,胡林翼挖了一年沟,

打安庆,曾国荃挖了5个月。

要看哪个城市是湘军打下来的特容易,整个城外地貌都变了,

湘军与太平军纠斗13年,除了攻武昌等少数几次有超过3000人的伤亡,其他时候,几乎都是以极小的伤亡,获得战争胜利,这就靠曾国藩六字战法的后三字:打呆仗

《孙子兵法》中说“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所谓“结硬寨,打呆仗”,简而言之,就是先占据不败之地,然后慢慢获得细小优势。

当今社会也是一样的,如果做事业,或者考学,都一样,都是要扎实自己的基本功,就像修房子一样,地基承载力决定了楼房的高低和抵抗的台风地震的灾害程度。

我做小儿推拿也是一样的,从开始的点滴潜心学习,刻苦练习手法基本功,站桩,扎马步,锻炼手的柔软度,到后面才能学习辨证配穴,最后临床实践,在事上磨,在心上练,才能够独立拥有一个又一个调理好案例,才能有一面又一面的锦旗。

这种打法就是微小优势的持续迭代,用时髦的话说,就是做时间的朋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