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是一项耐力运动,很多城市每年都组织马拉松比赛,参与者众多。在参与者中间,很多人跑马拉松不是为了锻炼,也不是为了竞技,而是为了证明自己跑过马拉松。据调查,第一次参加马拉松的人中,29岁的人是28岁和30岁的一倍还要多。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年龄逢九是人生一个年龄阶段即将结束的标志,29岁的人觉得自己即将步入30岁的行列,有一种再不努力就老了的感觉,他们都想在自己30岁之前完成第一次跑马拉松的愿望。结果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在29岁。
同样的现象出现在以下一些情况:年龄逢九的男人更容易出轨,体育比赛最后几分钟总是出现奇迹反超,人到老年更愿意呆在家人身边而不是出去喝酒,59岁的官员更容易贪污受贿,一项工作到了最后的截止时间效率更高......
可是,我们为什么渴望一个美好的结局呢?
峰终定律
峰终定律告诉我们,影响一个人体验效果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高峰时刻,一个是结束时刻。
案例:你让两组受试者试吃不同口味的大白兔奶糖,试吃一种打一个分。当试吃到第五种时,你对一组人说:这是第五种奶糖,对另外一组人说:这是最后一种奶糖。根据测试结果,对受试者说是最后一种奶糖的那个品种,打分最高。因为当受试者知道这是最后一种的时候,提高了对产品的感受度。峰终定律在这里起了作用。体育比赛最后时刻的反超,贪官的59岁现象,也是如此,运动员最后时刻更加用心比赛,清廉的官员觉得再不贪就没有机会了。甚至,为了迎合人们的这种重视结局的认知方式,小说家的套路总是大圆满结局:想想我们小时候的丑小鸭、白雪公主、西游记,都是为了在结局的时候给我们一个美好的结果,满满的都是套路啊。
峰终定律告诉我们,我们评价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情的时候,过分看中了结果,原因是人类的大脑运作原理影响了人类的记忆,我们总是善于记忆那些对大脑造成强烈刺激的“峰”和大脑为了提高效率而特别记忆的结果“终”。我们的大脑喜欢美好的结局,小说家和编剧也是,故事的结局自然就被有意或者无意的设计成了一个美好的结局。换句话说,故事的结局是可以被设计的。
安排结局
为了满足自己对完美结局的需要,我们总是喜欢给自己安排一个结局。
比如,我们为了完成每日锻炼,不足一万步的时候就拿出手机来回晃,达到一万步了才能带着满足的微笑去睡觉;比如,上面说的试吃大白兔奶糖,我们为了让某一个品种胜出,调整了试吃顺序和我们的说话措辞;比如,电视剧的编剧,为了满足观众对圆满结局的需要,改编了剧本。如此等等。
但是,我们不禁要问:安排的完美结局就是最好的吗?
正在发生的变化
影片一开始主人公想要完成某一个目标,然后经过一系列磨难,终于实现了愿望。比如西游记,唐僧要拯救世人于水火,发誓取到真经,于是和孙悟空猪八戒等一路人马一路过关斩将,经过九九八十 一难,终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但是对于好莱坞的编剧来说,这样的套路已经过时了。
据皮克斯的一个资深编剧说,现在编剧心中的好剧情是这样的:一开始你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奋斗,经过很多波折,你发现那个目标并不是你真正需要的,你得到了更好的——明白了一个道理,或者获得了一个洞见。比如《飞屋环游记》和《汽车总动员》。
一个完美的结局也许是你的一个合理的心理需要,但是,也可能是你对事情的一个心理偏见。对于支付宝来说,每天一万步是对你的运动的一个评价,但是,对你自己来说,你是否做了运动才是最重要的,毕竟,健康才是自己的。
加入007的你也是这样啊,7年之后去南极的这个结果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过好这7年,写好这7年。毕竟,这7年才是你自己的。坚持写7年,你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