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见过它旧时的模样。在黑白色的照片中,褪去一身颜色,孤独地矗立在空旷地草地上,略显荒凉。
宋代巨匠喻皓设计建造了它的母胎木构“灵感塔”,孕育了它的形制。十三层高(约120米)的木塔直插云天,庄严而神圣。1044年,一道闪电划破长空,雷火劈中了离天极近的木塔。那夜,汴梁开宝寺内火蛇入天,浓烟滚滚。尽管人们拼命抢救,也不能阻止火在塔上快速的燃烧,人们只能眼睁睁看着木塔化为灰烬。 1049年,宋仁宗为祈福天下,下令在“灵感塔”形制基础上建造一座仿木构的楼阁式砖塔,建于开宝寺上方院夷山上。这便是它的诞生。
它通身红褐色,远望似铁铸。八角十三层的它虽无木塔“灵感塔”一般的高度,但仍高耸挺拔。砖砌其内,柱承其重,琉璃雕砖镶嵌于外壁。砖雕有五十多种花纹样式,宝相花,降龙,麒麟,雄狮,僧徒,佛相等图样遍布其表。一百零四个檐角振翅欲飞的“人面鸟”姿态动人。植物,动物,人与佛集于琉璃塔一身。人工与自然,完美融合。
在它最辉煌时期,皇家曾在开宝寺内设立礼部贡院,科考过了乡试的举子们。之后,它历经磨难。它经历过战乱、地震、河患、冰雹、风灾、雨患等人为及自然灾害。中间也曾有过修缮。1841年,黄河泛滥,水漫开封。周围大殿禅院都已不在,只有它孤独的屹立。磨难虽然摧残着它的的身体,但却始终没有把它击倒。
抗战时期,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及其弟子们寻到了饱经风霜的铁塔,对其进行专业测绘和描写。也为它的门窗,柱子,斗拱,额枋,塔檐,平座等法式进行了详细地记录,并为它拍摄了数百年来的第一张照片。而后,梁思成先生便把这纪录和照片整理妥当,一并收录在了建筑著作《中国建筑史》中。我初次看到铁塔,便是在这部书中收录的照片里。
今年九月的一次短途旅行中去,我去到河南大学(老校区)游玩。临走时,偶然间看到了那通身铁色的铁塔,心里猛然一惊。不曾想那曾经一度辉煌的皇家开宝寺塔,如今与河大只有一堵墙、一扇门的距离。沧海已变桑田,那铁塔仍和以前一样,看着一批批学子来来往往。那扇新加的木门挡住了我的去路,加之由于时间关系,所以并没有买票进入铁塔公园游玩,只是在外部照了一张铁塔的照片,留作纪念。
铮铮铁骨,经数百年磨砺而不倒。它是汴梁城最后的古迹,守护这一方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