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
十一长假过后,科室里变得更加忙碌,内镜室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胃镜、肠镜、超声内镜、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时光在悄悄地流逝,候诊大厅的病人越来越少,8号操作间的最后一名患者准备行结肠镜检查。
这是一位50岁的男性患者,因反复便血3月余就诊,伴有消瘦,无其它不适,自述有痔疮病史多年,所以一直没有来做肠镜。
患者一直以为只是痔疮这么简单,但很多情况下病情并非如此。令人担心的情况还是出现了:
距肛缘5~8cm处直肠见一隆起新生物,占据肠腔2/3周,表面充血糜烂明显,中央凹陷并见一不规则溃疡面。
很显然,此病灶妖气十足,绝非善类,在肠道里已经养了好多年,肠镜早就应该来做了!常规活检,限期手术,希望肛门能够保住。
患者年过半百,此时正是家中的顶梁柱,我不禁为这不幸的结果感到惋惜,也为这迟来的肠镜感到遗憾。在临床上,也时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为什么有些人健康意识会这么淡呢?
记得在2019年世界物联网大会—智慧健康发展峰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兆申教授做了《如何提高我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水平》主题的演讲。演讲中,李兆申院士强调:如果你超过45岁还没做肠镜的话,年底之前你一定要做一次肠镜,做一次肠镜管你五年、十年没问题,你不会得结直肠癌。
有些人可能觉得话说得有些夸张:我身体好好的,没有什么不舒服,体检各项化验指标都正常,为什么要做肠镜啊?况且听说做普通肠镜那么难受,麻醉肠镜又有副作用。
结肠镜检查到底有多大作用呢?我们姑且先看看一些数据吧!
1
我国消化道早癌诊断率只有15%左右
根据全球癌症负担估计结果显示,我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分别占全球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的23.7%和30.2%,在全球185个国家或地区中,中国的恶性肿瘤发病、死亡位居中等偏上水平。全球每新增100个癌症患者中,中国人就占了21个,全球约50%的消化道肿瘤发生在我国。
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近十几年来,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明显上升态势,防控形势严峻,平均每分钟有7个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且恶性肿瘤发病率每年保持着3.9%、死亡率保持2.5%的增幅。
消化道肿瘤依然是我国主要的恶性肿瘤,约占国内所有肿瘤病例的一半。在发病率最高的前6种癌症中,胃肠道肿瘤占据了三席:依次为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
面对着如此严峻的癌症防控形势,遗憾的是,目前我国消化道早期肿瘤的诊断率不高,只有15%左右,远低于同为消化道肿瘤高发的日本和韩国(70%以上)。我国85%左右的消化道肿瘤患者被确诊时已经到了中晚期,五年生存率很低,而且患者及其家庭要承受巨大的痛苦,要面临巨额的医疗费用。
2
消化道早癌主要的症状、唯一的症状就是没有症状
王贵齐教授曾指出:
消化道早期癌症(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主要的症状、唯一的症状就是没有症状;它不是查出来的,无论你查不查,它都会在那里,不能因为我们有症状了才到医疗机构去做筛查。
在没有症状的人群当中,有2%的人可被确诊为癌症。而患者一旦出现了症状,包括体重减轻、食欲下降、贫血、黑便等,往往已经是中晚期了,此时生命已进入了倒计时。
李兆申院士表示,结直肠癌从结直肠息肉慢慢病变到晚期转移不是一两个月、一两年的事,它的周期约有15年。这就意味着给了我们预防的机会,只要我们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息肉并切除之,就可以把癌症扼杀在摇篮之中。
著名临床医学杂志《柳叶刀》曾发表研究称,一次肠癌筛查可以使发生肠癌的风险降低超过三分之一,并且可以挽救无数的生命。85%以上的结直肠癌来自未经治疗的腺瘤性息肉,这是个漫长的过程,过程大致如下:
息肉→小腺瘤→大腺瘤→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早期腺癌→晚期腺癌。
肠镜筛查时我们发现了肠道里的息肉并将之切除,这样就可以避免它发展为癌症从而预防肿瘤,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这是基本的规律。
即使息肉已经癌变了,但只要还是早期,大部分可获得良好预后,5年生存率超过90%,部分可行内镜微创治疗获得根治,所以说肠镜检查是筛查结直肠癌非常有效的办法。
3
我国结直肠癌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
年龄是恶性肿瘤发生最常见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致癌因素的累积效应、机体修复功能消退、基因突变风险增大以及免疫系统功能减弱,癌症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从年龄来看,40岁以下青年人群中恶性肿瘤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从40岁以后开始快速升高。
结直肠癌是近几十年来发病数和死亡数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上升最快的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正以年均2%的速度攀升,我国结直肠癌年新发病38.8万例,位居我国恶性肿瘤的第3位。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也越来越年轻化,尤其是在大中城市,其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45岁左右的中青年罹患的情况越来越常见。在过去的筛查策略和现行的大多数临床指南中,大多数都建议以50岁作为合理的结直肠癌筛查起始年龄,随着研究的深入,目前一些机构倡导筛查从45岁开始进行。
美国曾将50岁及以上的人群列为结直肠癌筛查的重点对象,结果这部分人群的结直肠癌发病率有所下降。后来数据显示,45岁-50岁的人群结直肠癌发病率却增加了。
为此,美国癌症协会(ACS)于2018年更新了结直肠癌筛查指南,对于平均风险的人群,建议45岁开始进行结直肠癌的筛查,而不是50岁。新版指南的建议年龄相比之前下调了5岁,而这一变化正是基于年轻群体结直肠癌发病率正在上升的现状。
4
肠镜检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痛苦
虽然说肠镜检查是筛查结直肠癌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但其实很多人是心存拒绝的,感觉太受罪,有些人甚至闻之色变。很多人年年做各种各样的体检,但就是不愿意做肠镜检查。在门诊,总有人拖延了很久才来做肠镜检查。
殊不知,迟来的检查或许会让潜在的肠道肿瘤在悄悄的发生和发展,从而错过了早癌发现的好机会。与其后来受苦受罪、花钱还活不长,为什么之前不坦然接受肠镜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呢?
其实肠镜检查的感受因人而异,有些人没啥感觉,有的人却无法耐受,这固然与受检者的身体状态和操作者的水平相关。而有的医生更狠,都能够自己给自己做肠镜,于光教授(于光内镜医师集团CEO)曾坐着给自己做肠镜并撰文记录,引发网友和同行点赞。可见肠镜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受,也没有那么可怕。迟来的检查带来的可能是后悔,这不是还有无痛肠镜吗?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欧美许多国家已将无痛肠镜检查列为临床常规操作。我国无痛肠镜技术起步较晚,有研究显示,国内无痛肠镜的报道在2000年之前为空白。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目前已有很多医疗单位开展了此项操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制定的相关的指南或专家共识意见。
无痛肠镜即静脉注射适量的麻醉镇静药物,使患者在数秒内进入睡眠状态,全身放松后再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中,患者没有任何痛苦。所用药物起效时间短,代谢速度快,检查结束后,患者很快清醒,无明显不适。正如很多过来人切身的感受:在睡梦中就轻松完成了肠镜检查,再也不用担心普通肠镜带来的恐惧和痛苦。
随着麻醉技术的发展,目前研究表明,无痛肠镜时的麻醉对身体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对大脑也不会产生实质性的损害,是安全有效的,已受到了医患双方的肯定。在操作期间,麻醉医师将全程保驾护航,判断和掌握镇静的程度,积极防治麻醉期间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为内镜医师创造最佳条件。
5
肠镜检查,你准备好了吗?
李兆申院士曾多次强调:消化道肿瘤筛查应上升到“国家计划”,公众一定要知道筛查的重要性,变被动体检为主动体检,变被动检查为主动预防。
如果你超过45岁却从来没有做过肠镜的话,无论你是否有症状,无论你是否有危险因素,无论你是否为高危人群,记得年底之前一定要做一次肠镜!
如果你还是不想做肠镜,那么我只能告诉你:年轻人,请爱惜自己的身体!有些时候,生命可以很坚强,也很多时候,生命却真的很脆弱。生与死之间,有时就是一次肠镜的距离!一次肠镜的受益,往往出乎你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