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第二讲题目是:什么是深度学习?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进一步帮助读者理清深度学习这一理念的定义和价值。
从定义上来看,深度学习要把握三个关键词:一是核心素养;二是学生观;三是教师观。作者将深度学习定义为一种好的教学,一种走向核心素养目标的教学,将“培养人”这一个教育目标再次摆出来审视:21世纪的人才应该是怎样的人才?由此反思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应该进行怎样的转变。其中教育者占有主导作用,受教育者则需要教育者启发其心灵,鼓励其主动探索,基于话题或问题进行具有独特个性的学习。
紧接着,作者揭示了深度学习的五个特征,用来区分和辨别深度学习是否真是发生。
第一,学习方式与学习对象要能做到联想与结构(我个人觉得解构或建构可能更准确一些):经验与知识的相互转化。
第二,学习机制充斥活动与体验,强调有意义的学习,强调主动探究文字蕴含的原理,寻求元知识,提升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教学的重心从知识记忆和背诵为主转向知识的运用和迁移为主,能力也从简单的识记转向了复杂的处理信息和应对难题的综合素养。
第三,学习对象的本质与变式。重视学科间的本质联系与变式发展,要求老师能从这一角度重新梳理整合课程内容,实现融合。
第四,教学中迁移与应用模拟的社会实践,将生涩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个体经验。这一课题教学研究从未止步,现在更是成为一项专门课题,重点体现在研究性学习这一内容上。学生基于自己的生活常识提出问题,开展主题式研究性学习,在一段时间内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进行探索与研究,提出假设,观察实验,最终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活动初步经历科学研究的模拟过程,形成一定的科学研究素养。当然这种迁移与应用不仅限于主题式研究性学习,学科上的迁移与应用也有很多可以参考的案例。
第五,价值与评价,指向人的成长。
最后,作者再次总结了深度学习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读完这一章,我感觉非常想进一步深入了解深度学习具体是怎样进行操作的,特别是作者所提炼的五个特征在具体的教学案例中可以怎样展开。也让我有了进一步阅读的欲望。